徐庚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擅長:膠質瘤的綜合治療,腦膜瘤,室管膜瘤海綿狀血管瘤,癲癇,腦室內腫瘤等顱內腫瘤的手術治療及綜合治療。

向 Ta 提問
個人簡介
徐庚,男,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神經外科腫瘤區(qū)主任。從事神經外科以來共完成急診手術1500余例(外傷、腦出血),擇期手術3000余例(腦脊髓腫瘤、血管病等),手術成功率99%以上,死亡率低于0.3%。 在功能區(qū)腫瘤手術方面具有獨到見解,在國內率先完成功能區(qū)腫瘤全切除并保留神經功能,及早地將基礎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使術前存在的神經功能得以保存而且使部分術前失去的神經功能恢復,術后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 在做好一線治療工作的同時還承擔了首都醫(yī)科大學本科生、研究生臨床教學工作,以及來醫(yī)院進修醫(yī)生的臨床教學指導工作,教學效果得到了學生和教學部門的好評。 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1998年前往日本參加了亞洲神經外科會議。2005年在第十三屆國際神經外科大會做題目為《DTI輔助下功能區(qū)膠質瘤切除術》發(fā)言,受到國際同行的贊譽。多次受中華醫(yī)學會之邀為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講學。2010年前往美國克里夫蘭clinic神經外科參觀學習。展開
個人擅長
膠質瘤的綜合治療,腦膜瘤,室管膜瘤海綿狀血管瘤,癲癇,腦室內腫瘤等顱內腫瘤的手術治療及綜合治療。展開
  • 后腦勺發(fā)涼是腦溢血的癥狀嗎

    后腦勺發(fā)涼通常不是腦溢血的癥狀。 后腦勺發(fā)涼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和多種原因相關,如長時間處于寒冷環(huán)境、局部神經受損、大腦缺血、頸椎壓迫或植物神經紊亂等。然而,腦溢血的癥狀主要包括突發(fā)頭痛、噴射性嘔吐、偏癱、言語障礙以及嚴重的昏睡或昏迷等。后腦勺發(fā)涼與這些癥狀沒有直接關聯(lián),所以不能作為腦溢血的判斷依據(jù)。 如果出現(xiàn)后腦勺發(fā)涼的癥狀,并且伴隨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yī),通過專業(yè)的檢查和診斷來查明病因,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處于寒冷環(huán)境,加強頭部保暖,以預防相關癥狀的發(fā)生。

    2025-04-01 23:31:23
  • 突發(fā)腦溢血引起的原因

    突發(fā)腦溢血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其原因是高血壓、腦血管淀粉樣變、顱內動脈瘤和腦血管畸等。 1、高血壓 長時間高血壓會使腦動脈血管壁增厚、變硬,彈性降低,管腔變窄,從而容易破裂出血。 2、腦血管淀粉樣變 這種病變主要侵犯腦皮質和軟腦膜的中小動靜脈,引起血管破裂和點狀出血。 3、顱內動脈瘤和腦血管畸形 它們是導致腦溢血的重要原因,多因血壓突然升高使動脈瘤或血管畸形破裂而引起。 包括腦動脈炎、抗凝或溶栓治療、腦腫瘤、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也可能引發(fā)腦溢血?;颊邞霸缇歪t(yī),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5-04-01 23:31:21
  • 小腦出血能治好嗎

    小腦出血的治愈性取決于多種因素,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若小腦出血量較少,且沒有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通過及時、全面的醫(yī)學干預,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康復訓練等,患者有可能恢復較好,癥狀得到改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此時,小腦出血可以被視為“治好”,但并不意味著完全恢復到未出血前的狀態(tài),患者可能會遺留一些后遺癥,如共濟失調、構音障礙等。 然而,若小腦出血量較大,或出血位置關鍵,對腦部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那么治愈率會相對較低。即使經過積極治療,患者也可能無法完全恢復,會遺留較嚴重的后遺癥,甚至可能出現(xiàn)生命危險。

    2025-04-01 23:31:19
  • 腦出血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腦出血的患病原因包括高血壓、腦血管畸形、淀粉樣腦血管病等。 1.高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長時間高血壓會使血管壁受損,容易形成動脈瘤,當血壓突然升高時,動脈瘤可能破裂導致腦出血。 2.腦血管畸形 腦血管畸形是指腦血管結構異常,如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這些異常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導致腦出血。 3.淀粉樣腦血管病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腦血管病,主要發(fā)生在老年人中。淀粉樣物質在腦血管壁沉積,導致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如果出現(xiàn)突然的頭痛、嘔吐、意識不清等癥狀,應立即就醫(yī),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2025-04-01 23:31:16
  • 顱底凹陷癥是怎么造成的

    導致顱底凹陷癥的原因可能有先天性發(fā)育不良、遺傳因素、脊柱發(fā)育異常等。 1.先天性發(fā)育不良 顱底凹陷癥可能與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顱骨和頸椎的發(fā)育異常有關。 2.遺傳因素 某些基因突變或家族遺傳疾病可能導致顱底凹陷癥的發(fā)生。 3.脊柱發(fā)育異常 脊柱的先天性畸形,如脊柱裂、脊柱側彎等,可能影響顱底的正常發(fā)育。 需要注意的是,顱底凹陷癥的具體病因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并且對于某些病例,可能還存在還沒有明確的因素。診斷顱底凹陷癥通常需要進行詳細的臨床評估、影像學檢查,以確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2025-04-01 23:31:14
推薦醫(yī)生
宗巖

宗巖

中醫(yī)科

立即咨詢

尹朝林

尹朝林

兒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