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兆臣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擅長:口腔科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個人簡介
個人擅長
口腔科疾病的診治。展開
  • 智齒磨到口腔內(nèi)壁

    智齒磨到口腔內(nèi)壁可采取調(diào)整飲食習慣、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藥物緩解疼痛、就醫(yī)治療、定期口腔檢查這幾種方法。 1.調(diào)整飲食習慣 避免食用辛辣、酸性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過硬的食物,以免加重癥狀。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米粥、面條、蔬菜等。 2.保持口腔清潔 使用軟毛牙刷和溫水刷牙,避免用力刷牙或使用刺激性的漱口水。定期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潔。 3.使用藥物緩解疼痛 如果疼痛嚴重,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止痛藥和消炎藥來緩解癥狀。 4.就醫(yī)治療 如果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yī)。醫(y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口腔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拔牙或進行其他治療。 5.定期口腔檢查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口腔問題,預防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2025-04-01 21:38:56
  • 怎樣防止牙周病

    要防止牙周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 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線和漱口水。 定期洗牙,去除牙結石和牙菌斑。 2.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飲食,攝入富含維生素C、D和鈣的食物。 減少吸煙和飲酒。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清潔。 3.控制糖尿病等疾?。?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水平,以減少牙周病的風險。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治療。 4.定期潔治: 齦上潔治:俗稱洗牙,是指用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牙石、菌斑和色漬,并磨光牙面,以延遲菌斑和牙石再沉積。 齦下刮治:是用比較精細的齦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內(nèi)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 5.及時治療口腔疾?。?治療齲齒、牙齦炎和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修復缺失的牙齒,保持口腔的正常功能。 6.注意口腔護理:

    2025-04-01 21:38:56
  • 上火牙痛和牙髓炎的區(qū)別

    上火牙痛和牙髓炎是兩種不同的口腔疾病,它們的區(qū)別如下: 1.病因不同 上火牙痛通常是由于體內(nèi)火氣過旺,導致牙齦腫痛;牙髓炎則是由于細菌感染或牙齒損傷引起的牙髓炎癥。 2.癥狀不同 上火牙痛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齦紅腫、疼痛,有時可能會伴有口臭、便秘等癥狀;牙髓炎則主要表現(xiàn)為牙痛,疼痛通常比較劇烈,尤其是在夜間加重,可能會伴有冷熱刺激痛、自發(fā)性疼痛等癥狀。 3.治療方法不同 上火牙痛可以通過飲食調(diào)理、中藥治療等方法緩解;牙髓炎則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等口腔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口腔疾病,尤其是牙髓炎等嚴重的疾病,建議及時就醫(yī),以免病情加重。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定期洗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以預防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2025-04-01 21:38:51
  • 拔牙后的棉花多久拿掉

    拔牙后需咬棉花30分鐘左右止血,若仍有血跡滲出,可適當延長保留時間,但不要超過1小時。拔牙后2小時內(nèi)禁食禁水,24小時內(nèi)避免吸煙飲酒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應注意保暖、保持良好心態(tài)。 拔牙后,醫(yī)生會在拔牙部位放置棉花,以壓迫止血。一般來說,棉花需要保留30分鐘左右,待拔牙部位的出血停止后再取出。如果拔牙后30分鐘左右,棉花仍然有血跡滲出,可以適當延長棉花的保留時間,但不要超過1小時。 需要注意的是,拔牙后2小時內(nèi)不能進食、喝水,以免導致拔牙部位再次出血。拔牙后24小時內(nèi),口腔內(nèi)有血絲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xiàn)大量出血、疼痛劇烈、腫脹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yī)。此外,拔牙后應避免吸煙、飲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以免影響傷口愈合。

    2025-04-01 21:38:48
  • 帶牙套可以用瘦臉繃帶嗎

    帶牙套時不建議使用瘦臉繃帶。以下是原因: 1.牙套是通過外力調(diào)整牙齒的排列和咬合,而瘦臉繃帶主要作用于面部肌肉,兩者的作用機制不同,因此瘦臉繃帶并不能直接幫助改善牙套帶來的面部變化。 2.佩戴瘦臉繃帶可能會對牙套的效果產(chǎn)生負面影響。瘦臉繃帶有可能會壓迫牙齒和周圍組織,影響牙套的正常施力,從而影響牙齒的移動和矯正效果。 3.此外,長期佩戴瘦臉繃帶還可能導致一些不適,如面部疼痛、腫脹等。 對于需要瘦臉的人,建議在牙套矯正結束后,再考慮采取其他瘦臉方法,如瘦臉針、面部按摩、運動等。在牙套矯正期間,應該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按照醫(yī)生的建議進行復診和調(diào)整,以確保矯正效果。如果對牙套矯正過程中有任何疑問或不適,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

    2025-04-01 21:38:45
推薦醫(yī)生
宗巖

宗巖

中醫(yī)科

立即咨詢

尹朝林

尹朝林

兒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