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擅長:垂體瘤、動脈瘤、顱咽管瘤、腦膜瘤、膠質瘤、聽神經(jīng)瘤、髓母細胞瘤、癲癇、椎管腫瘤、先天性畸形及顱腦外傷等治療。

向 Ta 提問
個人簡介

王勇,男,主任醫(yī)師,1987年考入華西醫(yī)科大學六年制,后又取得華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擅長垂體瘤、動脈瘤、顱咽管瘤、腦膜瘤、膠質瘤、聽神經(jīng)瘤、髓母細胞瘤、癲癇、椎管腫瘤、先天性畸形及顱腦外傷等治療。

展開
個人擅長
垂體瘤、動脈瘤、顱咽管瘤、腦膜瘤、膠質瘤、聽神經(jīng)瘤、髓母細胞瘤、癲癇、椎管腫瘤、先天性畸形及顱腦外傷等治療。展開
  • 新生兒大腦出血后遺癥

    新生兒大腦出血后遺癥包括運動障礙、智力障礙、癲癇、視聽障礙、語言障礙。 1.運動障礙 如腦癱、肢體無力、共濟失調等。 2.智力障礙 表現(xiàn)為智力發(fā)育遲緩、學習困難等。 3.癲癇 可能出現(xiàn)癲癇發(fā)作。 4.視聽障礙 如失明、耳聾等。 5.語言障礙 語言發(fā)育遲緩或失語。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大腦出血后遺癥的治療和管理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需要醫(yī)生、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如果您對寶寶的健康有任何疑慮,應及時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2025-04-01 23:30:12
  • 腦出血術后多長時間能走路

    一般來說,腦出血術后,患者大約需要兩周到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來逐步恢復行走能力。 對于出血量較少、病情相對平穩(wěn)的患者,如果采取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術后恢復時間可能會較短,大約在兩周左右就可以嘗試下地走路。然而,對于出血量較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長期的康復,有時甚至需要住院一個月到兩個月,才能逐步恢復行走能力。 腦出血術后能走路的時間因人而異,患者需要遵循醫(y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康復訓練,以期盡快恢復行走能力。

    2025-04-01 23:30:10
  • 腦溢血后的偏癱怎么辦

    腦溢血后偏癱需要采取一般治療、康復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處理。 1.一般治療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控制血壓和血脂。 2.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是腦溢血后偏癱恢復的關鍵。包括物理治療、語言治療、作業(yè)治療等,幫助患者恢復運動、語言、認知等功能。 3.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控制血壓、血糖等危險因素,預防腦溢血的再次發(fā)生。遵醫(yī)囑使用卡托普利、呋塞米、二甲雙胍等藥物。

    2025-04-01 23:30:08
  • 如何自我判斷腦血管病

    判斷腦血管病主要通過看臉、看胳膊、聽說話等。 一看臉觀察臉部是否對稱,有沒有嘴歪眼斜;二看胳膊,觀察胳膊正不正常,能否抬起來,能否拿住東西;三聽說話,注意口齒是否清晰,是否流利。 自我判斷僅作為參考,不能替代專業(yè)醫(yī)生的診斷。如果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腦血管病發(fā)病較急,病情兇險,所以預防尤為重要。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控制情緒、節(jié)制飲食、適量運動等,以降低發(fā)病風險。

    2025-04-01 23:30:05
  • 什么是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軟斑塊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表現(xiàn),與缺血性腦卒中密切相關。 頸動脈軟斑塊主要由于血管內皮損傷、脂質沉積和炎癥反應等因素導致。這些斑塊會逐步增大,使血管狹窄,影響血液流動。頸動脈軟斑塊一般不具有明顯癥狀,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可導致頭暈、頭痛、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等癥狀。頸動脈軟斑塊還會增加腦卒中的風險。 患者應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檢查和隨訪,并如實告知醫(yī)生自己的癥狀和健康狀況。

    2025-04-01 23:30:03
推薦醫(yī)生
宗巖

宗巖

中醫(yī)科

立即咨詢

尹朝林

尹朝林

兒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