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謙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擅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頸椎病、腰腿痛、關節(jié)炎、面癱、中風偏癱。

向 Ta 提問
個人簡介
張子謙,副主任醫(yī)師,中醫(yī)學碩士,醫(yī)學講師。專注于以非手術療法,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產后腰痛、肩周炎...展開
個人擅長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頸椎病、腰腿痛、關節(jié)炎、面癱、中風偏癱。
  • 艾灸哪個穴位治前列腺

    前列腺疾病可以通過艾灸關元、氣海、中極、三陰交、太溪等穴位緩解。但需注意,艾灸需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同時患者要注意飲食健康、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必要時應及時就醫(yī)。 1.關元穴 位于臍下三寸處,艾灸關元穴可以調節(jié)氣血、改善前列腺功能。 2.氣海穴 位于臍下一寸五分處,艾灸氣海穴可以益氣助陽、調經固經。 3.中極穴 位于臍下四寸處,艾灸中極穴可以益腎興陽、通經止帶。 4.三陰交穴 位于內踝尖上三寸處,艾灸三陰交穴可以健脾和胃、調補肝腎。 5.太溪穴 位于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艾灸太溪穴可以滋陰益腎、壯陽強腰。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療前列腺疾病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患者還需要注意飲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避免久坐、多喝水、多排尿等。如果癥狀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就醫(yī),接受正規(guī)治療。

    2025-04-18 17:10:37
  • 赤小豆是寒性的嗎

    赤小豆在臨床上屬寒性,若未遵醫(yī)囑用藥可能危害健康,所以患者用藥需遵醫(yī)囑合理使用。赤小豆在傳統(tǒng)中醫(yī)學里是一種中藥材,是豆科植物赤小豆和赤豆的種子,還有紅豆、紅小豆等別稱。其性味歸經為味甘、酸、性微寒、歸心經。具體功效有: 一、利水消腫退黃,可用于治療水腫、腳氣、黃疸等癥狀; 二、清熱解毒消癰,能治療腫毒瘡瘍等情況。 如果患者有上述藥物適應癥,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赤小豆治療。服用赤小豆時,若患者同時還在服用其他中成藥或中藥材,要及時告知醫(yī)生,以防藥物間產生相互作用。用藥治療同時,應盡量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雞蛋羹、南瓜粥等,也可吃些水果和蔬菜,如草莓、菠蘿、白菜等,這對病情恢復能起到輔助作用。 總之,赤小豆有其特定的藥性和功效,患者在使用時一定要謹慎,遵循醫(yī)囑,同時注意飲食配合,以促進康復。

    2025-04-18 17:10:17
  • 請看這舌苔是什么病

    舌苔圖像可能反映出脾胃濕熱、痰濕內阻、心火亢盛、肝氣郁結等病癥,但需結合其他癥狀綜合判斷。如有不適,建議及時就醫(yī),并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1.脾胃濕熱 舌苔黃膩,提示體內有濕熱??赡馨橛懈姑?、食欲不振、口臭、大便黏滯等癥狀。 2.痰濕內阻 舌苔白膩,多由脾失健運,濕邪內停所致??赡艹霈F(xiàn)身體困重、疲勞、痰多等癥狀。 3.心火亢盛 舌尖紅,可能是心火亢盛的表現(xiàn)。伴有心煩、失眠、口渴、口舌生瘡等癥狀。 4.肝氣郁結 舌邊有齒痕,可能與肝氣郁結有關。可能出現(xiàn)情緒低落、脅肋脹痛、乳房脹痛等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舌苔只是中醫(yī)診斷的一個方面,還需要結合其他癥狀、脈象等綜合判斷。如果有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以便明確診斷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飲食清淡、適量運動、心情舒暢等,也有助于身體健康。

    2025-04-18 17:08:51
  • 女人熏艾灸的最佳時間

    女人熏艾灸的最佳時間通常是經期結束后的一周內和排卵期。這兩個時間段女性身體較為虛弱,艾灸可幫助其調理身體、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質量。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及經期女性應避免使用,使用時要注意控制溫度,避免燙傷皮膚,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女人熏艾灸的最佳時間通常是在經期結束后的一周內,以及排卵期。這兩個時間段是女性身體較為虛弱的時候,艾灸可以幫助女性調理身體,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處于經期的女性應避免使用艾灸。在使用艾灸時,要注意控制溫度,避免燙傷皮膚。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 總之,艾灸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醫(yī)療法,對于女性的健康有一定的益處。但是,在使用艾灸時,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時間,避免出現(xiàn)不適。如果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專業(yè)的醫(yī)生或中醫(yī)師。

    2025-04-18 17:08:02
  • 嘴唇左右兩側經常性上火是什么原因

    嘴唇左右兩側經常性上火可能與飲食、內分泌失調、維生素缺乏、口腔衛(wèi)生等因素有關。 嘴唇左右兩側經常性上火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飲食因素:經常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或飲水不足,導致體內火氣旺盛,出現(xiàn)上火癥狀。 內分泌失調:長期熬夜、壓力過大、情緒波動等,可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上火。 維生素缺乏:體內缺乏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也可能導致嘴唇上火。 口腔衛(wèi)生: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導致細菌滋生,引起口腔炎癥,也可能出現(xiàn)上火癥狀。 其他:如氣候變化、免疫力下降等,也可能導致上火。 對于經常上火的人,應注意飲食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態(tài),同時注意口腔衛(wèi)生,及時補充維生素。如果上火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4-18 17:07:07
推薦醫(yī)生
宗巖

宗巖

中醫(yī)科

立即咨詢

尹朝林

尹朝林

兒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