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福康養(yǎng)生 > 查疾病 > 原發(fā)性腎炎的診斷措施

原發(fā)性腎炎的診斷措施

  有一種腎疾病叫做原發(fā)性急性腎小球腎炎,大家對于這種疾病可能不是很了解,有些人可能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下面求醫(yī)小編為大家介紹原發(fā)性急性腎小球腎炎診斷和并發(fā)癥。

  原發(fā)性急性腎小球腎炎檢查

  1、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可有短暫輕度下降,與血液稀釋有關,在無感染灶情況下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正常。

  2、血清補體濃度80-95%患者在起病后2周內可有血清總補體及C3降低,4周后開始復升,6-8周恢復到正常水平。

  3、血電解質電解質紊亂少見,在少尿時,二氧化碳結合力可輕度降低,血鉀濃度輕度增加及稀釋性低血鈉,此現象隨利尿開始迅速恢復正常。

  4、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ibrindegradation products ,FDP)尿中FDP測定反映腎小血管內凝血及纖溶作用。正常尿內FDP<2mg/L(2ug/ml),腎炎時尿FDP值增高。

  5、腎功能大多數患者腎功能無異常,但可有一過性腎小球濾過功能降低,出現短暫氮質血癥。常隨尿量增多逐漸恢復正常。個別病例因病情嚴重,可出現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6、抗鏈球菌溶血素“0”增高提示有鏈球菌感染史,在鏈球菌感染后1-3周開始增加,3-5周達峰值,繼之逐漸降低,約50%患者在半年內恢復正常,鏈球菌感染后急性腎炎70-90%抗鏈球菌溶血素“O”效價升高。

  7、尿常規(guī)①蛋白尿為本病的特點,尿蛋白含量不一,一般1-3g/24h,(尿蛋白定性+——+++),數周后尿蛋白逐漸減少,維持在少量~+,多在一年轉陰或極微量。②鏡下血尿紅細胞形態(tài)多皺縮,邊緣不整或呈多形性,此由于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受損,紅細胞通過腎小球毛細血管基膜裂隙時發(fā)生變形,也與腎小管內的高滲環(huán)境有關。紅細胞管型存在更有助于急性腎炎的診斷。此外,可見顆粒管型,秀明管型及白細胞,數量較少,無膿細胞。③尿比重高,多在1.020以上,主要是球一管功能失衡的緣故。

  8、其它可有抗脫氧核糖核酸抗體,透明質酸酶抗體及血清免疫復合物陽性,血沉增速。

  原發(fā)性急性腎小球腎炎鑒別診斷

  1、熱性蛋白尿

  在急性感染發(fā)熱期間,病人可出現蛋白尿、管型尿或鏡下血尿,極易與不典型或輕型急性腎小球腎炎相混淆。但熱性蛋白尿沒有潛伏期的階段,無水腫及高血壓,熱退后尿常規(guī)迅速恢復正常。

  2、急性風濕病

  急性風濕病以腎臟病變?yōu)橥怀霰憩F者稱為風濕性腎炎,肉眼血尿極少見,常有鏡下血尿,尿蛋白少量至中量,血壓一般不高,往往同時具有急性風濕熱的其他表現,抗風濕治療后尿蛋白明顯好轉,但鏡下血尿持續(xù)時間較長。

  3、過敏性紫癜腎炎或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性腎炎

  過敏性紫癜或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炎均可出現急性腎炎綜合征,但這二者多有明顯皮膚、關節(jié)改變。過敏性紫癜束臂試驗陽性。紅斑狼瘡可找到紅斑狼瘡細胞,抗 DNA抗體及抗核因子陽性。SLE往往伴有發(fā)熱,因此只要詳細詢問病史及有選擇性全面檢查可以區(qū)別。必要時可做腎活檢鑒別。

  4、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fā)作

  慢性腎小球腎炎常在呼吸道感染后2-4天出現急性發(fā)作,其臨床表現及尿常規(guī)變化與急性腎小球腎炎相似,但慢性者既往有腎炎的病史,可有貧血、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血清補體濃度多正常偶有持續(xù)性降低,尿量不定而比重偏低。據此進行鑒別并不困難,對有些病例能明確是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除了腎穿刺進行病理鑒別診斷之外,臨床上可根據病程和癥狀、體征及化驗結果的動態(tài)變化來加以判斷。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