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福康養(yǎng)生 > 查疾病 > 細說中醫(yī)辨證治療腎盂腎炎的方法

細說中醫(yī)辨證治療腎盂腎炎的方法

  慢性腎盂腎炎存在易復發(fā)、難以治愈等特點,中醫(yī)根據慢性腎盂腎炎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臨床表現(xiàn),將其分為4個類型,針對不同類型根據不同治療原則采用不同中藥處方治療。

  1.肝腎陰虛,濕熱內蘊型

  癥狀:尿頻,尿急,尿道灼熱,尿淋漓不盡,低熱,手足心熱,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甚至盜汗,夢遺或是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沉細。

  治則:清熱養(yǎng)陰,解毒通淋。

  中醫(yī)辨證治療腎盂腎炎

  處方:丹皮、生地、山藥、茯苓、半枝桂及連翹各15克,知母、黃柏、澤瀉、山萸肉各10克,馬齒莧20克,甘草6克。

  2.腎陽不足,濕熱留滯

  癥狀:尿多,尿頻,尿淋漓不盡,腰酸腿軟,四肢欠溫,面色蒼白。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則:溫補腎陽,利尿解毒。

  處方:丹皮、生地、山藥、云苓、半枝桂、馬齒莧、連翹及白花蛇舌草各15克,澤瀉、山萸肉各10克,附片、桂枝各9克,甘草6克。

  3.脾腎兩虛,濕熱未盡型

  癥狀:尿急、尿后余瀝不盡,腹脹納呆,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腰酸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則:濕補脾虛,清熱通淋。

  處方: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術、枸杞子、連翹、半枝桂和白花蛇舌草各15克,當歸、巴戟天、側靈脾、菟絲子各10克,桑螵蛸9克,升麻、柴胡和甘草各6克。

  4.氣陰兩虛,余熱未盡型

  癥狀:腰酸脹痛、小便黃濁澀滯,尿意不盡,小腹微脹,伴有倦怠,少氣懶言,或低熱口干。舌紅苔黃,脈虛細。

  治則:養(yǎng)氣養(yǎng)陰。

  處方:黃芪30克,人參、白術、生地、熟地、云苓、連翹和馬齒莧各15克,黃柏10克,當歸、柴胡、知母、赤芍、陳皮、天冬和麥冬各9克,厚樸與地骨皮各12克,五味子和甘草各6克,蓮子心3克。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