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介紹,通常嬰兒濕疹發(fā)病都是在孩子出生后的1到3個月,部分患兒延至幼兒或兒童期,病情輕重不一。濕疹患兒病灶一般在頭面部,如額部、雙頰、頭頂部,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向頦、頸、肩、背、臀、四肢蔓延,最終可能在全身發(fā)作。嬰兒濕疹初起時為散發(fā)或群集的小紅丘疹或紅斑,但是會逐漸增多,幾天后可能還會出現(xiàn)小水皰,甚至會糜爛,繼發(fā)感染。
【全身療法】
1.飲食管理 首先,避免喂哺過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過敏,可較久煮沸,使其蛋白變性,可以減少致敏物。必要時可用羊奶或豆?jié){(參閱營養(yǎng)篇專節(jié))代替牛奶。如疑蛋白過敏,單給蛋黃,或由少量蛋白開始,逐漸加量。喂奶的母親可暫停吃雞蛋。
2.抗組織胺類藥物 撲爾敏、非那更、苯海拉明、異丙螓等單一或輪流內(nèi)服有較好的止癢和抗過敏效果,并有不同程度的鎮(zhèn)靜作用。非鎮(zhèn)靜作用的抗組織胺藥,如息斯敏(片劑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鎮(zhèn)靜作用的抗組織胺類藥優(yōu)于后者。
3.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 無論口服還是靜脈注射,都能很快控制癥狀,有明顯的抗炎、止癢作用,但停藥后易復發(fā),不能根治,且長期應用后有依賴性和各種不良反應,故應酌情慎用。泛發(fā)急性濕疹其它療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強的松,病情好轉(zhuǎn)逐漸減量。
4.抗生素 僅用于繼發(fā)局部或淋巴結(jié)等感染、白細胞增高和體溫增高的病兒。一般采用青霉素肌注或紅霉素、復方新諾明口服。
【局部治療】
原則上是按照病期分別治療。
1.急性期 采用1%~4%硼酸溶液或1~4%硼酸溶液加0.1%呋喃西林溶液濕敷或外洗局部15分鐘左右之后,外涂雷佛諾爾氧化鋅軟膏或1%氯霉素氧化鋅油。如無明顯感染亦可外用40%氧化鋅油或15%氧化鋅軟膏。應用濕敷2~3天即可。
2.亞急性期 用1%~4%硼酸溶液外洗,然后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爐甘石呋喃西林洗劑,止癢、消炎。外涂維生素B6軟膏及SCL膏(磺松糊劑,參見附錄兒科常用藥物劑量表),或中藥祛濕油。
3.慢性期 外用1/2或1/3膚輕松或丙酸倍氯美松軟膏加糠餾油軟膏或普連膏,或尿素軟膏,然后用薄塑料膜覆蓋,繃帶包扎,每隔1~2日封包1次,待皮膚恢復原狀。至多每周洗浴1~2次,必要時外涂膚輕松軟膏,皮炎平。對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小片損害可采用醋酸強的松龍,或去炎松混懸液做皮損處的皮內(nèi)分點注射,每周1次,共2~3次。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fā)生皮膚萎縮。
需要提醒的是,為減輕刺激,局部皮疹可用硼酸水清洗,等疹子滲水時用紗布吸干,然后外涂專用寶貝濕疹膏,但不可大面積或長期使用。已經(jīng)有過濕疹的嬰兒,可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局部,并選用柔和的嬰幼兒護膚、清潔產(chǎn)品,這樣即可減輕寶寶癢感,剪短寶寶的指甲或睡覺時戴上小手套,以免因瘙癢而抓破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