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防治慢性胃炎的原則有以下4個方面:
1.顧護胃氣
胃氣又稱脾胃之氣,脾胃為后天之本,胃氣亦為后天之本。因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胃氣能養(yǎng)五臟之氣,而五臟之氣中,腎氣與胃氣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腎為先天之氣,脾胃為后天之氣,腎氣為胃氣的根本,而胃氣又滋養(yǎng)著腎氣。先天之氣不足,也可以由后天之氣來調(diào)養(yǎng)。健康人的胃氣充足,其表現(xiàn)為食欲良好,精力充沛。若病中食欲如常,提示胃氣未傷;若食欲逐步改善,食量增加,為胃氣恢復。若久病重病而見食欲減退,食量減少,甚至不思飲食,乃胃氣衰敗的表現(xiàn),預后多不良,所謂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在治病時不僅不可克伐胃氣,而且要時刻顧護胃氣。用攻瀉藥物是為了瀉實去邪,如無實證而用攻瀉,或即使有實證而攻瀉過度,均會克伐脾胃、損傷胃氣,所以有損胃氣的方藥,除非必要,不宜多用。此外,在治療各種胃病時,不論攻瀉還是補益,如果要較長時間用中藥,必須加入和胃之品,以保護胃氣。
2.調(diào)節(jié)升降
氣機升降出入是機體生理活動的基本形式,而脾胃又是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所以調(diào)節(jié)升降也是治療脾胃痛的原則。葉天士指出:“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胃病的升降失常,可表現(xiàn)為升降不及,升降反作和升降失調(diào)三種形式。
升降不及指脾胃虛弱,脾氣當升而升運無力,胃氣當降而和降無能。慢性胃炎患者,多脾胃虛弱,治療當取補益之法,以助脾升胃降而補升降之不及。如對脾虛生化乏源的氣血虧虛證,采用健脾益氣以助氣血生化:對胃陰不足,失于潤降的便秘癥,采用滋陰潤燥,以復其順降乏性。
升降反作是指脾氣當升不升反而下陷,胃氣當降不降反而上逆。對此類疾患應予以糾正,必須在補益的基礎(chǔ)上再加舉陷或降逆之品,如補中益氣湯之用升麻、柴胡;旋覆代赭湯之用旋覆花、代赭石。
升降失常是指患者既有脾失健運或清陽不升的病變,又有胃失和降的表現(xiàn);或見升降失調(diào),氣機痞塞的一類疾患。此類疾患的治療,當升降并舉,健脾宜升,和胃宜降,此為臨床常用之法。而對復雜的病例,又當知常達變,掌握寓降于升及寓升于降的治療原則。
3.調(diào)理陰陽
脾為臟屬陰,胃為腑屬陽,此乃就臟與腑的性質(zhì)不同相對劃分的。但就其易感病邪的性質(zhì)而言,濕為陰邪易傷脾陽,燥為陽邪易傷胃陰。所以在治法上,溫脾與養(yǎng)胃、燥濕與清熱均屬調(diào)理陰陽之范疇。而補其不足,瀉其有余,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亦為脾胃病的治則。對脾胃病的治療,李東垣強調(diào)升發(fā)脾陽,葉天士重視滋養(yǎng)胃陰,而扶脾陽與養(yǎng)胃陰都是針對脾胃陰陽盛衰而補其不足的治療原則。挾脾陽意在培土健中,運化精微;養(yǎng)胃陰可使胃之陰陽協(xié)調(diào),降而不逆,并能游溢精氣,以供脾散精,上歸于肺。在強調(diào)扶脾陽和養(yǎng)胃陰的同時并不排除補脾陰和益胃氣,只不過因脾胃陰陽不足的病變有主次,在治療上應有所側(cè)重。
脾惡濕喜燥,燥則脾之清氣上升;胃惡燥喜濕,潤則胃之濁氣下降;以濕為陰邪,燥為陽邪而論,燥濕與清熱都是針對脾胃受邪,瀉其有余以祛邪而為主的治則。燥脾濕是針對濕邪侵襲,內(nèi)困脾土,或脾虛失運,水濕內(nèi)生而采取的治則。清胃熱是針對胃家實而虛之的治則,包括清胃、腸和肝經(jīng)之火熱。
4.注重平衡
中焦脾胃,以膜相連,脾氣宜升,胃氣宜降。脾喜剛燥,胃喜柔潤,相反相成。故治療脾胃病應宗昊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注意寒溫相適:升降并調(diào),虛實同理。
寒與熱,是指藥性而言,雖有“脾得溫則健,胃得涼則安”的說法,但治脾亦不宜大溫大熱,若熱之太過,勢必損傷脾陰;治胃亦不宜大涼大寒,如寒之太過,勢必損及胃陽,應做到寒溫相適。升降失調(diào),氣機痞塞類的脾胃病,宜升降并調(diào)。治脾宜升,和胃宜降,對復雜病例,還須掌握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才能使升降不息,脾健胃和。前者如用補中益氣湯加枳實治療胃下垂:后者如用旋覆代赭湯加葛根治療頑固性嘔吐。脾胃病有虛證也有實證,還有虛實夾雜證,所以采用補法和瀉法,必須恰當。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虛實夾雜兼顧而治之。但應注意補而不變滯,瀉而不克伐。補陽不損陰,補陰不礙陽,治脾兼顧胃,療胃不傷脾。兩實一虛,治實為主,兼顧其虛;兩虛一實,治虛為主,兼顧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