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一種多發(fā)于嬰兒時期的疾病,中醫(yī)認為,血管瘤指體表血絡(luò)擴張,縱橫叢集而形成的腫瘤。隨著醫(yī)療行業(yè)的發(fā)展,該病的治療方法也隨之變多,其中以中醫(yī)治療血管瘤的副作用最小,效果最好。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了解下中醫(yī)是怎么治療血管瘤的。
血管瘤的中醫(yī)辨證論治
1.氣滯血瘀。治法:理氣疏肝,活血化瘀。方藥:柴胡舒肝散(《景岳全書》)合丹參飲(《時方歌括》)加減。柴胡12g,白芍15g,枳殼12g,香附6g,川芎10g,丹參12g,檀香9g,砂仁6g,當歸12g,雞血藤18g,炒卜子10g。
2.痰濕留滯。治法:滌痰散結(jié),理氣健脾。方藥:二陳湯(《和劑局方》)合消瘰丸(《醫(yī)學(xué)心悟》)加減。陳皮12g,半夏12g,茯苓12g,炙甘草9g,生姜10g,煅牡蠣30g,川貝6g,柴胡10g,郁金12g,爪蔞12g,白芥子8g。
3.氣虛痰瘀。治法:益氣滌痰,化瘀通絡(luò)。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張氏醫(yī)通》)合丹參飲(《時方歌括》)加減。黨參12g,白術(shù)12g,茯苓15g,半夏12g,陳皮12g,炙甘草9g,木香6g,砂仁6g,丹參12g,檀香3g,當歸12g,桃仁9g。若氣虛較甚,可加黃芪以補氣。
治療血管瘤中藥偏方
1、黃芪、土茯苓各30g,黨參、蜀羊泉各20g,生地黃、何首烏、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靈脾、黃柏、知母各12g,劉寄奴、田基黃、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nèi)服,3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藥至癥狀消失。
2、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殼、甘草、丹參、劉寄奴各10g,鱉甲6g。 肝質(zhì)硬者,加三棱、莪術(shù)、黃芪;神疲乏力者,加黨參、茯苓、白術(shù);結(jié)石者,加大黃、金錢草;脅脹痛者,加絲瓜絡(luò)、金橘葉。 將上藥研為粗末,每日1劑,水煎服。每次煎40分鐘。配用蜈蚣12條,參三七15g,土鱉蟲30g,研末裝膠囊。3粒(約1g)/次,3次/日,口服。
3、紫丹參、生牡蠣(先煎)、石見穿、白花蛇舌草各30g,三棱、莪術(shù)、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當歸尾、藏紅花、制香附、乳香、沒藥、淡子芩各log。本方亦可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并服水蛭膠囊2粒(每粒含水蛭干粉0.5g)/次,2次/日。
以上就是小編對中醫(yī)是怎么治療血管瘤的的具體介紹。血管瘤雖然是一種良性病變,但生長于顏面部者導(dǎo)致嚴重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后如發(fā)現(xiàn)有血管瘤應(yīng)及時就醫(yī),在病變較局限時采用手術(shù)等治療可較徹底消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