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肝治療的關鍵措施,目前抗病毒治療有兩大類藥物一類是干擾素,一類是核苷類似物。病毒徹底清除且永不復發(fā)是醫(yī)生和患者的共同心愿,但是當前的治療手段還遠遠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因此乙肝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和治療結束后的復查是必要的。
一、干擾素治療過程中檢查
1、開始治療后的第1個月,應每1~2周檢查1次血常規(guī),以后每月檢查1次,直至治療結束;
2、生化學指標,包括ALT、AST等,治療開始后每月1次,連續(xù)3次,以后隨病情改善可每3個月1次;
3、 病毒學標志,治療開始后每3個月檢測1次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
4、其他:每3個月檢測1次甲狀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規(guī)等指標;如治療前就已存在甲狀腺功能異?;蛞鸦继悄虿≌?,應先用藥物控制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糖尿病,然后再開始干擾素治療,同時應每月檢查甲狀腺功能和血糖水平。
5、 應定期評估精神狀態(tài),對出現(xiàn)明顯抑郁癥和有自殺傾向的患者,應立即停藥并密切監(jiān)護。
二、核苷(酸)類似物治療過程中檢查
1、生化學指標即肝功能,治療開始后每月1次、連續(xù)3次,以后隨病情改善可每3個月1次;
2、病毒學標志,主要包括HBV DNA和HBeAg、抗-HBe,一般治療開始后1-3個月檢測1次,以后每3-6個月檢測1次;
3、根據(jù)病情或使用抗病毒藥物的不同,定期檢測血常規(guī)、血清肌酐和肌酸激酶等指標。
三、治療結束后隨訪
治療結束后,不論有無治療應答,停藥后半年內至少每2個月檢測1次ALT、AST、血清膽紅素 (必要時)、乙肝兩對半和HBV DNA,以后每3~6個月檢測1次,至少隨訪12個月。隨訪中如有病情變化,應縮短隨訪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