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期綜合征的藥物治療適合于一般治療無效的患者,應分析引起癥狀的病理生理,選擇合適的藥物,目前經雙盲對照研究已證實治療嚴重PMS的有效藥物有3類,即5-羥色胺能抗抑郁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增效劑和抗焦慮劑,以下介紹包括在上述三類藥物中的各個藥物在PMS治療中的應用近況和前景。
1.維生素B6治療
維生素B6促進5一HT及多巴胺的合成而起鎮(zhèn)靜作用,可促進雌激素在肝臟中的代謝,可抑制泌乳素的合成。性激素及大量維生素A于經前14天開始服用,直至月經來潮。
2.雙氫克尿噻
出現水腫癥狀,可在月經前10天或出現癥狀后口服雙氫克尿噻,每日25~50毫克,或每日口服氨苯喋啶100~200毫克,直到月經來潮。注意在連服上述利尿藥5日以后應加服氯化鉀。
3.抗抑郁藥
如三環(huán)抗憂郁藥,或于每晚就寢前服去甲替林(nortriptylin)25mg,需要時可增加劑量,直至125mg;或氯丙咪嗪(clomipramine)25mg/d,必要時可增至75mg/d?;蛎咳丈衔绶窖醣?floxetine)20mg,失眠突出者應避免開始即予服用。
4.焦慮性情感異常治療藥物
癥狀短于1周者應強調體育鍛煉、調整飲食結構、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等自助療法。必要時可于黃體期服安定劑,眠爾通200~400mg,或利眠寧5~10mg或安定5mg,日服3次。
頭痛、肌肉痛、盆腹腔痛等癥狀較突出者,可服用萘普生(naproxen),首劑500mg,以后250mg,日2次;或甲滅酸(撲濕痛)250~500mg,2~3次/d。睡眠異常(入睡容易,但常在半夜醒來,浮想聯(lián)翩,不能再入睡),由于失眠導致白天疲乏、情緒改變者,可給多慮平(doxepin),開始劑量10mg,需要時可增至25mg,睡前1~2小時服。
5.激素治療
孕酮治療,雖然并未明確PMS發(fā)病伴有孕酮缺乏,但在黃體期應用孕酮治療普遍受到臨床學家的支持。常用孕酮栓陰道塞藥,200~400mg/d,或口服微?;型?00mg,2/d。
6.抑制排卵
僅適用于許多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癥狀特別嚴重喪失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者。①應用GnRHa(leuprolide3.75mg/每月、肌注或buserelin200mg2~3次/d經鼻)成功率最高,但費用昂貴,且需要激素替代療法避免低E血癥后果;②丹那唑200mg/d×3個月,建立一個無排卵、低E及雄激素環(huán)境的假絕經療法。
許多PMS癥狀,如抑郁、躁急、緊張、乳房痛、腫脹感等顯著減輕,但雄激素作用的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且有嚴重的長期代謝性副反應,如高密度脂蛋白濃度下降,低密度脂蛋白濃度上升,加速心血管病的發(fā)生;③長期E2治療,常用0.2mgE2經皮膚貼敷/d,再于月經周期第十九~二十六天加服炔諾酮5mg;④甲羥孕酮30mg/d口服,最經濟簡便,副反應亦較少,但療效不如上述3種藥物。有些病人可發(fā)生抑郁,發(fā)現后應即停藥。如應用幾個月后療效可靠,可改用長效甲羥孕酮,150mg,每3月肌注1次。
7.改變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
月經來潮前10天始口服碳酸鋰,每次0.3克,每日3次,直到月經來潮止,能改變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促進水、鹽化謝,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8.抗躁狂藥物,丁螺旋酮
可于月經前12天開始服用,25mg/d;或阿普唑侖(三唑安定)0.25~5mg/d,于月經前6~14天服用。癥狀持續(xù)日期較長者,可從月經前14天起服,直至行經第二天止,0.25mg,日3次,根據病人反應而增量,直至4mg/d,行經開始后以每日25%遞減直至卵泡期,否則會有撤退性焦慮發(fā)生。氨酰心安(atenolol),可穿越血腦屏障,阻斷CNS及外圍β-受體,產生交感神經阻滯作用,且有降低血漿腎素活性,抑制醛固酮排出,也可緩解躁急情緒,劑量50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