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衛(wèi)生總署精神心理疾病分中心公布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有15%的人在忍受著精神心理疾病的折磨,人數(shù)超過了3000萬,這其中有4.3%的人是抑郁癥患者。這組數(shù)據(jù)在1992年時還僅停留在6%,不足50萬人,其中抑郁癥患者更是只有0.3%的比例。令人堪憂的是,這其中的女性比例和18歲以下的青少年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抑郁癥患病率逐年升高的數(shù)據(jù)表明,國人的心里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抑郁癥走進人們的視線是2002年時,央視著名的節(jié)目主持人崔永元突然離開《實話實說》欄目,人們通過采訪知道了抑郁癥這種疾病。2004年,香港著名歌星張國榮,也因抑郁癥離開了人世。抑郁癥的危害也逐漸被大家認識。
現(xiàn)代社會高節(jié)奏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讓很多人的身體狀況都處在亞健康狀態(tài),心里壓力也時常得不到緩解,很多人因此都患上了嚴重的心里疾病。這種情況在北京、上海、廣州一線城市更為嚴重。有35%的白領都接受過心里咨詢,其中10%左右的人長期接受心理疏導。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偶爾還要加班,很多人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更不要談抽出時間做些運動了。
從前的人,以體力勞動的工作者居多,身體素質在鍛煉中也普遍比現(xiàn)在的人要好。勞動中大家合作接觸,對于心情的緩解也是一種幫助。前段時間的“學生長跑猝死”事件說明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缺乏鍛煉,面對書本的時間太久,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下降。
2013年國家青少年健康發(fā)展中心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9~15歲的孩子心肺功能相較于1998年下降了50%,相較于2005年下降了17%。800米長跑和3000米長跑的及格率也遠遠不及10%,很多孩子甚至一分鐘仰臥起坐只能做不到10個。祖國的未來身體素質都下降到這種程度,很多孩子在面臨著未來的挑戰(zhàn)和壓力時,必然跟不上。
另外一組數(shù)據(jù)可能會讓我們欣慰一些,50歲~70歲期間,堅持10年以上一項鍛煉,長跑或者球類運動等的老人占到了23%,其中這些老人的患病率僅有2%,而且都是非精神心理疾病,精神面貌也十分好,幸福指數(shù)很高。
科學研究表明,運動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不僅能夠使身體強健,也能促進人體內(nèi)多巴胺(多巴胺【譯】:多巴胺是一種神經(jīng)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沖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nèi)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的分泌,合理的運動能夠讓人保持適度興奮和愉悅。同時,運動所排出的汗液,也能帶走身體內(nèi)一些不良因子,排汗也是排毒的過程。
目前有很多的康復中心和心理咨詢機構,在治療一些重癥抑郁癥患者時,都會建議進行輔助的運動治療。很多人的康復效果也非常好,一些輕度的抑郁癥患者甚至在單純進行運動的情況下,病情完全消失。治愈后一直進行鍛煉的人,復發(fā)率幾乎為零。運動,不僅能夠輔助抑郁癥的治療,對于抑郁癥的防治也同樣有功效,是的最好治療抑郁癥的輔助手段。
【本文由魏愛茹大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