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病人對解便往往有特殊的恐懼感,因為怕解便出血,有意忍著,致使大便燥結(jié),形成惡性循環(huán)。所以家庭護理時,要耐心說服,使其養(yǎng)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且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
便秘者可給緩瀉藥,如石蠟油20-40毫升,每晚一次。但禁用劇瀉劑。
熱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保持局部清潔,方法是在較深的盆具內(nèi)盛40℃的溫開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讓病人坐入盆內(nèi)約15-20分鐘。亦可試行封閉療法,或用10%-20%硝酸銀涂抹潰瘍面,然后用等滲鹽水洗去,外涂消炎止痛油膏或栓劑。
對經(jīng)久不愈,或采用上述方法無任何效果者,應勸其接受肛裂切除等手術(shù)治療。
所謂肛裂是齒線以下肛管皮膚層小潰瘍。其方向與肛管縱軸平行,長約0.5~1.0cm,呈梭形或橢圓形,常引起劇痛,愈合困難。而肛管表面裂傷不能視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無癥狀。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患,也是中青年人產(chǎn)生肛管處劇痛的常見原因。
肛裂最多見于中年人,但也可發(fā)生于老人及小兒。一般男性略多于女性,但也有報告女多于男。肛裂常是一個裂口,絕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肛管后正中線中。一句話,肛裂就是指肛管皮膚因反復損害而全層裂開伴繼發(fā)感染,并形成慢性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