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疾病對于我們的健康損失很大,我們都希望可以徹底的治愈疾病,在治療過程中,除了要積極的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要注意做好患者的護理,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的介紹。
肛腸
1 術前護理
肛腸疾病的術前護理,除一般常規(guī)護理(如:體溫、脈 搏、血壓、備皮、灌腸等)外,筆者認為對術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患者術前往往表現(xiàn)有:焦慮、憂郁、恐懼等心理狀態(tài),而這些心理狀態(tài)不消除會直接影響到手術,麻醉及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的成敗與否。
對肛腸疾病術前的心理護理應針對疾病的輕重、病種、年齡、性別不同分別給予心理疏導。采取耐心細致的勸慰、啟發(fā),盡力消除恐懼、焦慮的心理。以親近、體貼的工作方式,使患者產生依賴、安全感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采取恰當?shù)氖侄畏稚?、轉移術者注意力。這些心理護理手段,對麻醉、手術、術后起著一定的積極有效的作用。
2 術后“三關、三難”的護理
肛腸疾病術后,病人往往要過三關,闖三難,即:疼痛關、換藥關、擴肛關、排便難、飲食難、行步難。一般術后2~3h后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肛腸疾病術后的疼痛較其它外科術后的疼痛要重。
這時病人表現(xiàn)的情緒特征往往是:煩躁、易怒甚則嚎哭、呼叫、罵人。在這時醫(yī)護人員要表現(xiàn)良好的醫(yī)療品質:應同情、忍讓、將心比心,用各種方式轉移術后患者的注意力,頻頻的巡視,和藹體貼的詢問交談,并請患者最親近、最信賴的人協(xié)助,使患者痛感轉移,并耐心的解釋某些劇麻鎮(zhèn)痛的利弊及在必要情況下的使用。這些措施對術后患者度過疼痛這一關行之有效,并降低了劇毒麻醉鎮(zhèn)痛藥的使用及重復使用。
術后的換藥關、擴肛關與患者對疼痛的恐懼直接有關。對此除采取上述措施外,還應在此之前做好準備工作;要解除患者的顧慮,增加對換藥、擴肛重要性的認識,使患者認識到這兩項必備的措施對術后的痊愈、康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減輕疼痛,在操作中除手法技巧之外,還有心理上的準備,使患者排便通暢,合理坐浴,如此就較容易渡過這兩關。
術后由于疼痛的刺激,麻醉藥的作用及患者緊張、恐懼、疑慮、羞澀的心理,使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了排尿、排便困難,其痛苦難以明述。這時,我們要表現(xiàn)出極大的同情心。
首先采取多種方式誘導排尿、排便,有時還可按特定穴位促使排尿、排便,采取了這些方法,使絕大多數(shù)患者順利渡過這一難點。我科術后采取導尿、針劑排尿的患者僅占2%。
術后的飲食難,多數(shù)是由患者懼怕排便排尿的痛楚和因多種原因導致的食而無味無饑餓感,行步難是由術后疼痛而形成階段性的患者自主不自覺的被動性姿勢,有了上述的護理經驗,采取對癥的護理措施,術后患者渡過這兩難 也并不難。
3 床邊護理
床邊護理是術后的重要階段,術后醫(yī)護人員巡視病房,細心觀察病人血壓、體溫、脈搏的變化。如出現(xiàn)高熱,應給予酒精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