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會陰部清潔衛(wèi)生:①每日抹洗2次。②大小便污染后即時抹洗,動作輕柔,勿擦傷皮膚。③對尿失禁的女病人用吸水性能良好的“尿不濕”,男病人則用陰莖套連接引流管及尿袋,以保持會陰部免受尿液浸漬。
2.尿潴留病人應妥善固定導尿管及引流管的位置:①仰臥時,引流管不可高于恥骨水平;引流管從兩腿之間通過而不可從身上跨過。②俯臥時,用枕頭將上身墊高,20-30分鐘/次。③翻身前,先夾緊引流管近端,后提起尿袋固定到翻身后身體側(cè),以防尿液逆流至膀胱引起感染。
3.受傷后2周內(nèi)持續(xù)引流尿液,以后每2-4小時開放1次,可預防感染和膀胱萎縮。若尿液出現(xiàn)混濁、有沉淀,則表示有感染,應持續(xù)引流,防止尿液引流不暢而加重感染。
4.多飲水,4000ml/日,有利于沖洗尿中沉渣。
5.訓練膀胱的反射排尿動作,以預防尿道感染。當膀胱脹滿時,病人可有下腹部脹滿感或出汗及其它不適時,可用手按摩,擠壓排尿。方法是:操作者可用右手由外向內(nèi)按摩病人下腹部,用力均勻,由輕而重,待膀胱縮成球狀,一手緊按膀胱底,向前下方擠壓膀胱,排尿時用左手按在右手背上加壓,待尿不再排出時,可松手再加壓一次,力求把尿排盡。
6.經(jīng)常變換體位,進行力所能及的主、被動鍛煉,以預防尿路結(jié)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