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的治療方法很多, 目前多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前術后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這關系到患者的恢復快慢,很多人不注意護理,導致患者的病情反復發(fā)作,這是很痛苦的,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拇外翻的手術護理方法介紹。
術前護理
1、向患者介紹小切口微創(chuàng)治療拇外翻的特點、手術優(yōu)缺點及手術的成功率。多與患者交流, 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心理, 減少顧慮。
2、遵醫(yī)囑備皮、消毒。
術后護理
1、患者術畢回病房后, 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妥善放置體位, 墊氣枕抬高患肢, 減輕腫脹。注意足趾末梢血運, 特別注意繃帶卷固定拇趾位置是否良好, 發(fā)現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
2、疼痛的護理: 手術后一般傷口疼痛, 1~2 d 內較重, 必要時用止痛劑對癥治療。
3、出血: 術后少量出血一般不需處理, 應密切觀察, 如出血量多時可適當應用止血劑及通知醫(yī)生換藥處理。
4、傷口換藥: 術后換藥非常關鍵, 直接影響矯形效果。分別于術后24 h、1 周、2 周、4 周、6 周換藥。每次換藥進行手法矯形。
5、術后24 h 內不宜做功能練習,以免加重出血;
6、24 h 后傷口換藥, 開始進行拇趾及踝關節(jié)功能練習, 促進截骨端的愈合, 避免術后粘連引起的功能障礙;
7、術后2 d 內可在室內活動, 生活自理, 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走,2 周后可以適當增加活動量。
8、術后要穿特制前開口軟鞋幫矯形鞋負重功能鍛煉, 2 周后可更換特制的拇外翻術后矯正支具固定, 加強足底部功能鍛煉, 重新建立足部生物力學平衡。除去外固定支具后仍然要堅持足底肌的功能鍛煉, 有利于足弓的恢復及足底肌力分布的重建, 增加足底著力點的穩(wěn)定性。
9、護理人員應詳細向患者解釋功能練習的時間、方法及注意事項, 并指導其功能練習。如發(fā)現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 與醫(yī)生緊密協作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溫馨提示:平時生活中不要忽視足部疼痛,它并非由單純的勞累引起,一旦出現足部疼痛,要請足科醫(yī)師診治。注意經常觀察腳,注意足部皮膚顏色和溫度的變化。如發(fā)現趾甲的增厚和退色,這可能是感染了灰趾甲的先兆。
【參考文獻:《骨科疾病社區(qū)護理與自我管理》、《骨科護理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