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是指小兒在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后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部疾病。常伴有智力低下、聽覺與視力障礙及學習困難等,以早產兒較多見,因此又稱為小兒腦癱。隨著腦科學的發(fā)展,兩歲前小兒大腦具有較好的可塑性、可代償性,因此及早地進行康復治療可給腦癱的孩子帶來希望。此外,合理的營養(yǎng)、適宜的刺激、必要的鍛煉都是必不可少的。
小兒腦性癱瘓的保健方法如下:
小兒腦癱尤其是重癥患兒因為沒有較好的頭部控制功能,加上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的影響,想翻身時軀干沒有旋轉,故需對腦癱患兒進行翻身訓練。
(1)針對小兒腦癱不能翻身的障礙原因,首先要進行頭部控制能力訓練和對稱性姿勢保持訓練,頭部控制能力的訓練如前所述,對稱性姿勢保持是要使頭保持中立位,雙上肢自由姿勢具體可以參見正確的抱姿、臥姿。這兩種訓練是翻身的基礎。
(2)翻身訓練有很多種方法,這里介紹幾種:
?、俣阂矸ǎ合茸尰純簜扰P,叫他自己翻成仰臥,然后再叫他向側面翻身。以后用發(fā)聲玩具逗引,使其追逐再仰臥。同樣的方法再向對側逗引,在完成時給予夸獎。
?、谏现珟椭矸ǎ鹤尰純焊┡P,先使患兒臉轉向要翻身的方向,使其后頭側手臂向頭上抬舉,屈曲下肢,同時拉推骨盆,使其向仰臥方向翻動,或用玩具引逗患兒從俯臥位向仰臥位來翻。注意盡量讓患兒自己來做,必要時給予扶持。注意兩側要平均翻動。
?、巯轮珟椭矸ǎ鹤尰純貉雠P,屈曲單側的髖和膝帶動骨盆,充分傾斜股骨來使身體扭轉翻動,并慢慢減少協助使患兒自己完成動作。患兒仰臥位,持兩膝,屈曲一側的腿扭轉向側方,回轉骨盆成為半側位。反過來再回復到仰臥位后,再屈曲對側腿,帶動骨盆向對側翻轉。
?、苁肿銊幼鞣蛛x翻身法:讓患兒仰臥,然后慢慢地拉起,使頭隨之抬起,但切不可突然拉拽。也可以用聲音或玩具引逗,使其向左前方或右前方慢慢傾斜,以達到身體整體的轉動。其次,再訓練手腳分離動作,即仰臥位固定肩部來扭轉腰下部,或固定下肢來扭轉肩部,一直訓練到患兒能控制軀干為止。
?、菰〗韼椭矸ǎ涸谄脚_鋪上大浴巾,讓患兒挺直仰臥,然后提動浴巾的一端,向側方向滾動,使其成為俯臥位。也可以使患兒扭轉上半身,伸手去抓玩具,一點點逐漸扭轉腰部,達到完全翻身。再用玩具逗引向另一側,連續(xù)做翻身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