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福康養(yǎng)生 > 查疾病 > Disease of newborn

Disease of newborn

  新生兒疾病癥狀

  新生兒疾病包括很多種類,腹瀉、厭食、腸脹氣、煩躁、嗜睡、發(fā)熱等都是常見疾病,有些疾病的初期癥狀常不典型,且變化快,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應嚴密觀察。因此,對新生兒常見癥狀應有所了解。

  一、腹瀉、厭食、腸脹氣

  因消化系疾病引起,如喂養(yǎng)不當、新生兒流行性腹瀉,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等。腸脹氣應除外畸形、梗阻。

  二、煩躁、嗜睡

  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常見癥狀,如顱內出血、腦膜炎、其他系統(tǒng)感染及敗血癥等。

  三、發(fā)熱與體溫不升

  新生兒一環(huán)境溫度變化 可因環(huán)境濕度的變化引起,也可因衣被過暖或室溫較低造成。

  四、抽搐

  全身性抽搐較少見,常為皮層下發(fā)作,表現為陣發(fā)性瞬目、眼球轉動或震顫及口頰部抽動等。多見于:

  1、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

  顱內出血、腦膜炎、核黃疸及腦發(fā)育畸形等。

  2、破傷風 

  常于出生后4~6天出現,伴牙關緊閉、抽搐、角弓反張等。

  3、代謝紊亂 

  低鈣血癥,出生后一周內出現煩躁不安、驚跳、震顫、屏氣、喉痙攣以至驚厥;低血糖,多見于早產兒、小樣兒、過期產兒、母親患有糖尿病等,于出生后數小時至一周內出現震顫、陣發(fā)性紫紺、反應遲鈍、厭食、哭聲弱及體溫不升等。

  五、呼吸暫停

  首先考慮為顱內出血及腦膜炎等,其次可因呼吸中樞發(fā)育不成熟所致,特別是早產兒,呼吸肌力量較弱,呼吸不規(guī)則,可出現紫紺。

  六、嘔血、便血

  可因產時吞入產道內血液,或因為母親乳頭皸裂出血與奶一并吸入,另應檢查嬰兒口鼻有無出血。有時則因新生兒自然出血癥,可于生后2~3天出血,以消化道多見。敗血癥也可出現消化道出血。

  新生兒疾病護理

  新生兒臀紅是因沒有經常保持臀部皮膚的清潔干燥而造成的。由于臀部兜尿布的部位接觸濕尿布的時間較長,大便、尿液均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加之新生兒皮膚柔嫩,很容易發(fā)生臀紅,局部皮膚可出現紅色小丘疹,嚴重時皮膚糜爛破潰,脫皮流水。

  一旦發(fā)生新生兒臀紅,在治療的同時要做好臀部的護理,這樣才有利于臀紅的盡快恢復。

  首先,要注意保持臀部干燥,發(fā)現尿布濕后要及時更換。新生兒的尿布要選用細軟、吸水性強的舊棉布或棉織品,如舊被單、棉毛衣褲等制作,這不僅柔軟,不損傷新生兒的皮膚,而且透氣性好,新生兒會感到很舒適。尿布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因密閉不利濕熱散發(fā),極易發(fā)生或加重臀紅。如為防止尿布浸濕被褥,尿布下面可墊以小棉墊或小布墊。在炎熱的夏季,室溫較高時可將臀部完全裸露,使新生兒臀部經常保持干燥狀態(tài)。

  其次,要注意尿布的清潔衛(wèi)生。換下來的尿布一定要清洗干凈。如尿布上有污物時,需選用堿性小的肥皂或洗衣粉清洗,然后要用清水多洗幾遍,要將堿性痕跡完全去掉,否則刺激臀部皮膚。清洗完后要將尿布用開水燙一下,擰干后放在陽光下晾曬干,以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

  此外,每次大便后,要用清水洗凈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潔。當皮膚發(fā)紅,特別是破潰時,不要用肥皂清洗,以避免刺激局部。

  臀紅的治療,局部可涂鞣酸軟膏;如皮膚破潰流水,可涂氧化鋅油,以幫助吸收并促進上皮生長。只要在治療的同時注意護理好臀部的皮膚,臀紅很快就會好轉。

  新生兒疾病生理性黃疸

  黃疸,是由于血液中膽紅素濃度過高,以至于皮膚粘膜出現肉眼所見的黃疸。事實上,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兒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之所以叫生理性黃疸,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有關。

  1.新生兒紅細胞的壽命比較短,只有70-90天,紅細胞破壞得多,膽紅素產生得就多。

  2.肝細胞轉運膽紅素的蛋白要到出生后5-10天才能達到正常水平,所以出生后最初幾天膽紅素的轉運功能還不足。

  3.新生兒肝臟酶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完善,產生的膽紅素就不能及時轉化。此外,剛出生的新生兒腸道無菌也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這些因素的綜合結果使新生兒血中膽紅素增多而發(fā)生黃疸。由于這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所以稱為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特點是,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現,4-5天時最嚴重,足月兒一般在7-14天消退,早產兒一般在3-4周消退。此外,黃疸一般都是輕度的,孩子也沒有其他不適癥狀,所以家長不必擔心。

  新生兒疾病吐奶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指胃中食物被強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較多。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fā)育成熟。

  新生兒疾病便秘

  新生兒每天應該有四至五次大便,但新生兒如吃母乳或特別配制的奶粉,可能次數會略少,要注意大便的形狀,正常大便應是軟性的。便秘是指沒有大便,或次數忽然減少很多。同時,大便變得很硬,排便時困難,以致嬰兒哭啼。這時不妨先給些果汁或者把奶調得稀些,如果便秘情況不改,應該帶嬰兒去看醫(yī)生。灌腸次數太多是危險的,會讓嬰兒養(yǎng)成依賴性,非要灌腸才排便,所以這方面還是聽醫(yī)生的指示去做較安全。

  新生兒疾病臍炎

  臍炎是新生兒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寶寶出生之后,臍帶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醫(yī)生將臍帶結扎后,5-7天后臍帶殘端干枯脫落,脫落后的部位即為肚臍。問題就發(fā)生在臍帶還沒脫落的這段時間內。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護理不當,容易感染細菌而發(fā)炎,這就是臍炎。預防臍炎的發(fā)生,方法很簡單:保持臍部的清潔干燥。臍帶未脫落時,給寶寶洗澡要分成上、下兩部分洗,不要讓臍帶及包扎臍帶的敷料沾上水。如果臍帶上的敷料濕了,要及時更換。一旦發(fā)現寶寶的臍部有滲出液,一定要找醫(yī)生看。爸爸媽媽要按無菌操作的程序給寶寶清洗臍帶。必要時還要給寶寶用些抗菌素。

  新生兒疾病癥狀性癲癇綜合征

  癥狀性(symptomatic)癲癇綜合征:是各種明確或可能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影響結構或功能等,如染色體異常、局灶性或彌漫性腦部疾病,以及某些系統(tǒng)性疾病所致。近年來神經影像學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特別是癲癇功能神經外科手術鵻的開展已可查出癥狀性癲癇及癲癇綜合征病人的神經生化改變。

  (1)先天性異常:胚胎發(fā)育中各種病因導致腦穿通畸形小頭畸形先天性腦積水、 胼胝體缺如及大腦皮質發(fā)育不全,圍生期胎兒腦損傷等。

  (2)獲得性腦損傷:某些臨床事件如腦外傷后癲癇發(fā)生率為20%,顱腦手術后為10%~50%,腦卒中后為4%~20%顱內感染后為30%~80%急性酒精中毒為24%

  (3)產傷:新生兒癲癇發(fā)生率約為1%,分娩時合并產傷多伴腦出血或腦缺氧損害,新生兒合并腦先天發(fā)育畸形或產傷癲癇發(fā)病率高達25%。

  (4)炎癥: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螺旋體感染及AIDS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等。

  (5)腦血管疾?。喝缒X動靜脈畸形、腦梗死和腦出血等;

  (6)顱內腫瘤:原發(fā)性腫瘤如神經膠質瘤、腦膜瘤癲癇發(fā)生率約10%腦轉移瘤約30%;

  (7)遺傳代謝性疾病:如結節(jié)性硬化、腦-面血管瘤病Tay-Sachs病、苯丙酮酸尿癥等;

  (8)神經系統(tǒng)變性?。喝鏏lzheimer病Pick病等,約1/3鵻的患者合并癲癇發(fā)作。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