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是膽囊內形成的凝結物,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大多數(shù)病人無癥狀,僅在體檢、手術和尸解時發(fā)現(xiàn),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少數(shù)病人的膽囊結石的典型癥狀為膽絞痛,表現(xiàn)為急性或慢性膽囊炎。
主要臨床表現(xiàn):
1.膽絞痛
病人常在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后或睡眠中體位改變時,由于膽囊收縮或結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經興奮,結石嵌頓在膽囊壺腹部或頸部,膽囊排空受阻,膽囊內壓力升高,膽囊強力收縮而引起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陣發(fā)性,或者持續(xù)疼痛陣發(fā)性加劇,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惡心、嘔吐。部分病人因痛劇而不能準確說出疼痛部位。首次膽絞痛出現(xiàn)后,約70%的病人一年內會復發(fā)。
2.上腹隱痛
多數(shù)病人僅在進食過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緊張或休息不好時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隱痛,或者有飽脹不適、噯氣、呃逆等,易被誤診為“胃病”。
3.膽囊積液
膽囊結石長期嵌頓或阻塞膽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時,膽囊黏膜吸收膽汁中的膽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質,形成膽囊積液。積液呈透明無色,又稱為白膽汁。
4.其他
(1)很少引起黃疸,較輕;
(2)小結石可通過膽囊管進入膽總管內成為膽總管結石;
(3)膽總管的結石通過Oddi括約肌嵌頓于壺腹部導致胰腺炎,稱為膽源性胰腺炎;
(4)因結石壓迫引起膽囊炎癥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膽囊十二指腸瘺或膽囊結腸瘺,大的結石通過瘺管進入腸道引起腸梗阻稱為膽石性腸梗阻;
(5)結石及長期的炎癥刺激可誘發(fā)膽囊癌。
肝內膽管結石可引起的并發(fā)癥:
(1)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肝膽管結石并發(fā)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時,不論結石梗阻在何部位,皆可出現(xiàn)毒血癥和感染性休克,并導致肝、腎、肺、心、腦等多臟器功能衰竭。
(2)肝膿腫及支氣管膽瘺。在反復發(fā)作的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基礎上可形成肝膿腫,其臨床癥狀與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相似。當膿腫穿破至肺,則形成支氣管膽瘺,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咯膿痰,此時重癥感染癥狀會很快減輕。
(3)膽道出血。當反復的炎癥侵蝕導致膽管與相鄰血管相通時可發(fā)生膽道出血。臨床表現(xiàn)為周期性消化道出血、腹痛、發(fā)熱等。
(4)肝膽管狹窄。肝膽管結石常導致膽管壁反復的炎癥損傷及修復,最終使膽管纖維化性狹窄。
(5)膽汁性肝硬變與門脈高壓癥。彌漫性肝內膽管結石可逐步導致膽汁性肝硬變,并進一步引起門脈高壓癥。
膽結石作為一種常見病,容易被人們忽視。其實,膽結石如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增加患者痛苦,容易誘發(fā)急性胰腺炎,甚至可能引發(fā)膽囊癌。所以,膽囊區(qū)不適或疼痛的病人,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膽囊結石、炎癥、息肉者,應進行定期B超檢查,以求早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