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好發(fā)于皺褶及暴露部位,易診斷難治療,且影響美觀。目前,國內(nèi)外均缺乏較為滿意的療法,然而中醫(yī)對此病的論述及治療已有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其中在白癜風的治愈率上有較好的療效。中醫(yī)通常用辨證論治的方法治療白癜風。一般來說,由于患者各自的體質(zhì)不同,引起白癜風的病因各異,因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1、補益氣血法
病人氣血虧虛,兼風邪外襲,營衛(wèi)失和。多屬白癜風穩(wěn)定期,主要表現(xiàn)為白斑淺淡,伴神疲乏力,面色晃白,舌質(zhì)淡,脈沉細而澀。治宜補氣益血,兼祛風和血。
商氏等用自制消白方Ⅱ號(黨參15克,黃芪20克,白術(shù)10克,茯苓20克,丹參2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防風10克,白蒺藜20克,何首烏20 克,砂仁6克,白扁豆10克,山藥10克)水煎內(nèi)服,每日1劑,日服2次。兒童用量酌減。白斑發(fā)生于面部者,加柴胡10克或白芷10克,頭部加羌活10克或川芎10克,項背部加葛根20克;腰部加續(xù)斷10克;上肢加姜黃10克;下肢加牛膝10克;泛發(fā)者加威靈仙10克;進展期者加烏梅、五味子各10克等等,同時配合外搽氮芥酒精或補骨脂酊,每日2~3次。共治84例白癜風患者,痊愈17例,總有效率為78.57%。
2、補益肝腎法
病人肝腎陰虛,兼氣血失和,肌膚失養(yǎng)。病程較長,白斑局限或泛發(fā)。毛發(fā)變白,皮膚干燥,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淡紅少苔,脈細弱。治宜補益肝腎,活血祛風。
于氏采用內(nèi)服中藥與局部外用藥物相結(jié)合的治療方法,內(nèi)服自擬“滋補肝腎消白湯”(當歸、赤白芍、生熟地、川芎各10克,女貞子、補骨脂、生黃芪各15克,何首烏、白蒺藜、黑芝麻各30克,柴胡、防風、白術(shù)、枸杞、菟絲子、紅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兒童用量減半。面部白斑酌加白芷10克或川芎10克,頭部白斑加羌活10克或槁本10克,頸背部白斑加葛根10克,腰腹部白斑加川斷10克,上肢白斑加桑枝10克或桂枝10克,下肢白斑加牛膝 10克或獨活10克,泛發(fā)性白斑加威靈仙12克,進展期白斑加烏梅10克、五味子10克等。外用藥選擇使用復(fù)方補骨脂酊、烏梅酊或氮芥酊局部外擦,每日 2~3次。治療90例白癜風患者,痊愈19例,顯效40例,有效21例,有效率88.8%。
邢氏等以“補腎活血祛風湯”(制首烏30克,黑芝麻、白蒺藜、熟地、生地各20克,當歸、白芍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川芎15克,黃20克,防風 12克,麻黃6克,補骨脂15克,荊芥12克,桑椹子20克,浮萍12克,丹參20克,旱蓮草30克)治療白癜風36例,總有效率達75%。
王氏用“祛風清斑湯”(黑芝麻30克,黑桑椹、補骨脂各20克,當歸、丹參、白蒺藜各15克,首烏20克,紅花10克,防風、川芎各15克)結(jié)合外用方 (金錢草20克,補骨脂30克,紅花10克,白蒺藜20克,冰片2克,用白酒500克,浸泡一周后外用,每日早晚兩次外擦皮損部位,適當摩擦,增加日照,以出現(xiàn)明顯紅斑水皰為度)治療白癜風41例,總有效率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