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種病癥。常因驚恐、勞累而誘發(fā),時作時止,發(fā)作時常伴有胸悶、眩暈、耳鳴等癥狀。病情較輕者為驚悸,病情較重者為怔忡。該病可見于現代醫(yī)學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過早搏動、心房顫動、房室傳導阻滯、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心功能不全、心肌炎、神經官能癥等疾病。
治則:定悸安神。心虛膽怯證者,治以鎮(zhèn)驚定志,養(yǎng)心安神;心血不足證者,治以補血益氣,養(yǎng)心安神;陰虛火旺證者,治以滋陰降火,養(yǎng)心安神;心陽不振證者,治以溫補心陽,安神定悸;水飲凌心證者,治以振奮心陽,化氣利水;心血瘀阻證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治以活血通絡,寧心安神。
部位及取穴:胸部、小腹部、脅肋部、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印堂、魚腰、太陽、風池、百會、橋弓、膻中、中府、云門、心俞、肺俞、膈俞、內關、神門、巨闕、風府、脾俞、胃俞、華佗夾脊、中脘、氣海、足三里、血海、翳風、啞門、腎俞、聽宮、聽會、太沖、行間、三陰交、八髎、命門、章門、期門。
手法:抹法、推法、按揉法、揉法、一指禪推法、摩法、拿法、按法、點法、擦法。
操作:
基本操作
頭面部操作:用抹法分抹印堂至魚腰、太陽6~10遍;用拇指推法自上而下推橋弓,先推左側,后推右側,每側約1分鐘;用拇指按揉法按揉百會、風池,每穴約1分鐘。
胸背部操作:用一指禪推法推心俞、肺俞、膈俞,每穴約1分鐘;用指摩法摩膻中、中府、云門,每穴約1分鐘。
上肢部操作:用拇指按揉法按揉雙側內關、神門,每穴約2分鐘;拿雙上肢,每側約1分鐘。
辨證治療
1、心虛膽怯證
延長拇指按揉雙側內關、神門時間;拇指按巨闕、風府各約1分鐘;用拇指推法從胸部正中線沿肋間隙分別向兩側分推,至腋中線為止,約3分鐘。
2、心血不足證
用一指禪推法推心俞、脾俞、胃俞各約2分鐘;用拇指按華佗夾脊約5分鐘;用拇指按揉中脘、氣海、足三里、血海各約1分鐘。
3、陰虛火旺證
用拇指按揉翳風、風池、啞門、腎俞、聽宮、聽會,每穴約1分鐘,以酸脹為度;用拇指點太沖、行間,每穴約1分鐘。
4、心陽不振證
摩小腹約3分鐘;用一指禪推法推氣海、關元、中極,每穴約1分鐘;拿三陰交約1分鐘;用擦法橫擦八髎、腎俞、命門,以透熱為度。
5、水飲凌心證
用拇指分推法分推胸部3分鐘,重點推中府、膻中;用拇指按揉章門、期門,每穴約1分鐘;斜擦兩脅,以透熱為度。
6、心血瘀阻證
用拇指按揉心俞、膈俞、三陰交,每穴約1分鐘,以酸脹為度;用掌擦法直擦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以透熱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