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是指脾氣不足,失其健運(yùn)所表現(xiàn)的證候。多因飲食不節(jié),勞累過度,久病耗傷脾氣所致“脾氣虛”一詞出于《內(nèi)經(jīng)》 ,如《靈樞·天年》篇中有“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的論述。脾氣虛的治療以益氣健脾為法,通常有藥物和飲食治療。
內(nèi)服方藥
1.基本方藥
(1)六君子湯
黨參12克,白術(shù)、茯苓、陳皮、法半夏、炙甘草各10克。適于脾虛諸證。
(2)參苓白術(shù)散
黨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山藥各100克;炒扁豆75克,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桔梗各50克,各藥共為細(xì)末,每次G克,開水或棗湯送下。適于脾氣虛而挾濕諸證。
2.加減變化
脘腹痞悶脹痛,惡心嘔吐者,于方(1)中加木香、砂仁、藿香各8克;
若泄瀉而兼腹中冷痛、手足不溫者,可于方(1)加炮附片6克、干姜8克;
或咳嗽、痰涎較多且有嘔惡、頭暈者,于方(1)中加竹茹、枳殼各10克;
若久咳痰多而清稀,氣短乏力者,于方(1)中加炙紫菀、冬花、白前各10克;
若兼見帶下色白質(zhì)稀量多者,可于方(2)中加蒼術(shù)10克、車前子12克,澤瀉10充、柴胡10克;
若白帶日久不止,尚可再加金櫻子10克、芡實(shí)12克、煅龍牡各15克。
小兒疳積,服用方(2),再加雞內(nèi)金30克,神曲、麥芽、山楂各100克,為細(xì)末,每次服3克,1日3次。
飲食療法
(1) 益脾餅,白術(shù)120克、干姜、雞內(nèi)金各60克、熟棗肉250克。將前三味軋細(xì)焙熟,共合棗肉,同搗為泥,作成小餅,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細(xì)嚼咽之。
(2) 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堅(jiān)持每日服用。
(3) 薏米蓮子粥,薏苡仁30克、蓮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適量。先煎苡仁,繼入蓮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點(diǎn)食用。
(4) 山藥扁豆糕,鮮山藥200克、扁豆50克、陳皮3克、紅棗肉500克。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再將棗肉切碎,共合均勻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5) 大麥湯,羊肉100克、草果5個(gè)、大麥仁50克。羊肉切片后,與草果熬湯,過濾后用湯煮大麥仁,熬熟,加鹽少許即成,亦可在濾汁后與肉同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