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腦癱

    腦癱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尤其是兒童,有沒有一些比較成熟的腦癱的治療方法,腦性癱瘓的治療是多方面的,手術或非手術,哪種更好,這是媽媽們急切想要了解的事情。手術治療僅作為對腦癱的綜合性治療中的一部分,5歲以上的兒童,可以手術治療,在手術前、后均需要不斷的進行各種康復治療,5歲以下,需要非手術治療。

  1、肌肉訓練

  肌肉訓練的原則是教育患兒使痙攣的肌肉放松,促進某些肌肉的運用以及改善共濟運動。進行反復而有節(jié)律的運動訓練是重要的,一步一步訓練患兒能穿衣,上廁所及走路。

  2、矯行夾板的應用

  為了克服由于肌痙攣所引起的畸形,夾板或石膏是經(jīng)常應用的工具。首先是逐漸伸展短縮的肌肉,盡可能矯正畸形。必要時可在麻醉下進行矯治,用石膏維持肢體在矯枉過正位約3個月,以后可長期共存應用可活動的支架或夾板,以防畸形的再發(fā)。

  3、理學療法

  腦癱患者在進行腦癱治療時,如電針、肌興奮治療儀、冷熱敷、水療等等方法。其主要目的都是調節(jié)功能,緩解痙攣,刺激低下的肌張力,促進循環(huán),維持和擴大關節(jié)活動度,增加肌力,從而改善平衡和步態(tài),達到治療腦癱的目的。

  4、職業(yè)訓練

  當患兒到達一年的年齡,經(jīng)物理治療后肌肉的痙攣已有所松解,這時就開始進行職業(yè)訓練。包括書寫、打字以及一些簡單的手工勞動。使患者能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5、藥物治療

  藥物對腦性癱瘓并無作用,但眠爾通可能對控制震顫有幫助,鎮(zhèn)靜藥物如冬眠靈等對患者的過度活動的抑制可以有效,也對物理治療的進行有助。有時抗癲癇藥物亦可以減輕抽搐等癥狀,但要密切注意用藥后是否會加重肌肉的不平衡。在神經(jīng)肌肉連接點用1%的普魯卡因封閉,可以阻滯神經(jīng)的γ傳導作用而不影響神經(jīng)的α傳導作用,使肌肉的痙攣減輕。有時用3%的酚作神經(jīng)內注射,使神經(jīng)遭受永久性的破壞,可使1/3的病人的痙攣得到緩解,易于訓練。更多腦癱用藥查詢>>>

  6、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臨床研究表明,患有腦癱的嬰兒,其心理素質也將會受到很大影響,這主要是因為,腦癱患者的運動能力,以及其他方面較正常兒童差,常常有自卑心理,從而不愿與別人交往,從而萌發(fā)出心理障礙的癥狀,因此,腦癱患者在治療時,醫(yī)療人員一定要注重,矯正孩子的情緒,糾正行為異常,培養(yǎng)社會交往能力,增強患兒克服困難的信心,使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為將來回歸社會打好基礎。

  7、家庭訓練計劃

  提高功能和防止繼發(fā)殘損方面,但是對于特別嚴重的患兒,易化護理及減輕家庭負擔應是主要目標。通常包括:對患兒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 針對性的肌力和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痙攣肌的牽伸治療;功能性主動活動的強化訓練;輔助用具如矯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輪椅的使用等等。

  8、特殊教育

  小兒康復治療還應包含針對不同智力水平的特殊教育,因此,建立融醫(yī)療、保育和教育為一體的機構,是為患兒提供全面的連續(xù)性服務的很好模式。

  溫馨提示:腦癱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醫(yī)生應該注重啟發(fā)腦癱患者智力,讓腦癱患者接受教育文化學習,與運動康復訓練同樣重要,為將來參與社會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專家指出,合理有效的腦癱治療方法,有利于腦癱患者的病情康復,生活中,一旦發(fā)現(xiàn)腦癱病癥,一定要及時就醫(yī),選擇正規(guī)的醫(yī)院,對腦癱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