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性腹瀉簡介
感染性腹瀉是指各種急性、慢性的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感染引起腸道炎癥所致的腹瀉。我們也把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稱為感染性腹瀉,為狹義上的感染性腹瀉。
2、感染性腹瀉廣義
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引起之腹瀉,均稱為感染性腹瀉,這是廣義上的感染性腹瀉;
3、感染性腹瀉感染的病原體
感染性腹瀉感染的病
感染性腹瀉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原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其流行面廣,發(fā)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
4、感染性腹瀉病毒
在感染性腹瀉中占有重要的比例
病原體包括輪狀病毒、腺病毒、星狀病毒、杯狀病毒等。
目前在國內(nèi)病毒性腹瀉中檢出的主要病原體是輪狀病毒。
5、感染性腹瀉臨床表現(xiàn)
腹瀉,大便每日≥3次,糞便的性狀異常,可為稀便、水樣便,感染性腹瀉亦可為粘液便、膿血便可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fā)熱及全身不適等病情嚴重者,大量丟失水分引起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甚至休克。
1、分泌性腹瀉
指病原體或其產(chǎn)物作用于腸上皮細胞,引起腸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礙而導致的腹瀉,
病人多不伴有發(fā)熱,糞便性狀為稀便或水樣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多無細胞,或可見少許紅、白細胞,
屬于此類腹瀉的除霍亂外,還有腸產(chǎn)毒性大腸桿菌腸炎、致瀉性弧菌腸炎、非O1/非O139霍亂弧菌腸炎、輪狀病毒腸炎、隱孢子蟲腸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現(xiàn)的臘樣芽胞桿菌腹瀉,金黃色葡萄球菌腹瀉等,
2、炎癥性腹瀉
病原體侵襲上皮細胞,引起炎癥而致的腹瀉
常伴有發(fā)熱,糞便多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見有較多的紅、白細胞
屬于此類感染性腹瀉的除細菌性痢疾外,還有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彎曲菌腸炎、小腸結(jié)腸炎耶爾森氏菌腸炎等
6、感染性腹瀉分類
感染性腹瀉的種類是比較多的。
第一種屬于侵襲性病源引起的腹瀉,這一種像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第二類就是腸毒素性的腹瀉,也就是說主要致病是通過腸的毒素,這一類病人當中,最重要的是霍亂;
第三類是病毒性感染,病毒性在兒童比較多見。
夏秋季節(jié)引起腹瀉的病毒主要是腸道病毒,腸病毒、柯薩克病毒,脊灰病毒,還有到秋天時的輪狀病毒比較多見,在兒童時期,特別是輪狀病毒,全國都比較多發(fā);第四種主要是抗生素相關(guān)性的腹瀉,也就是說夏季發(fā)生腹瀉,或者是其它疾病以后,用的抗生素過多了,過多、過濫引起均衡失調(diào),均衡失調(diào)以后,影響腸道的吸收功能,造成腹瀉感染性腹瀉。是夏秋季節(jié)主要的傳染病。
7、感染性腹瀉病因
指病原體刺激腸上皮細胞,引起腸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礙而導致的腹瀉。病人多不伴有發(fā)熱,糞便多為稀水便。鏡檢紅白細胞不多,如腸產(chǎn)毒大腸桿菌腸炎、輪狀病毒腸炎等。
引起腹瀉的病因比較復雜,除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可引起感染性腹瀉外,其他因素,如化學藥品等還可引起非感染性腹瀉,故本組病人的診斷須依據(jù)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xiàn)和糞便常規(guī)檢查來綜合診斷。由于本組疾病包括范圍較廣,而上述資料基本相似,故病原確診須依據(jù)從糞便檢出有關(guān)病原體,或特異性核酸,或從血清中檢測出特異性抗體。
8感染性腹瀉藥物治療
腹瀉病原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株增長的很快。1997年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shù)研討會資料報告,諾氟沙星(氟哌酸)對急性細菌性痢疾治愈率由1986年的95%,降至1996年的60.5%,且有不良副作用發(fā)生。
對于感染性腹瀉患者,多年來慣用于退熱、解痙、抗菌、補液、維生素等處理用藥原則,并廣泛使用抗生素。隨著對生物病原體和腹瀉病機理研究的不斷發(fā)展,認為多年來慣用的處理用藥原則缺乏整體醫(yī)療觀念,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
1.感染性腹瀉病原體復雜,即有多種細菌、幾種病毒和寄生蟲,還有細菌產(chǎn)生的毒素,這在就診時又難以分辨;而在選用藥物時只是經(jīng)驗性的看重了抗生素。
2.幾種腸道病毒已成為腹瀉病的常見病原,僅輪狀病毒據(jù)天津監(jiān)測在成人和兒童腹瀉患者中檢出率為23.33%和60.78%,由于尚不能作為常規(guī)檢驗,而在處理用藥時很難予以考慮。
3.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經(jīng)常是細菌病原腹瀉前三位的細菌,在患者體內(nèi)生長繁殖過程中都產(chǎn)生毒素;毒素是重癥腹瀉和腹瀉中毒癥狀發(fā)生的主要原因。而在處理用藥時也從未予以考慮直接清除病原。
4.患感染性腹瀉時腸粘膜有炎癥表現(xiàn),具有侵襲力的菌株還致腸粘膜潰瘍、出血的損傷,而在處理用藥時也從未考慮予以保護和修復。
5.在多年來的腹瀉慣用藥中,由于抗生素的較普遍使用,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使用,還產(chǎn)生了破壞患者腸道正常菌群的有害作用,容易繼發(fā)菌群失調(diào)癥、二重感染,給患者遺留難以恢復的后患。
總起來看,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是由于對感染性腹瀉還缺乏從腹瀉病研究進展上的考慮,在用藥原則上還缺乏整體醫(yī)療的思考。
9、感染性腹瀉治療及預防
腹瀉病的治療原則是
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xù)飲食,合理用藥。
(一)急性腹瀉病的液體治療
1.治療方案一:適用于無脫水患者,可在家庭治療,提出家庭治療三原則:
(1)即給患者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可選用米湯加鹽溶液、糖鹽水或ORS,小于2歲及2~10歲,每次腹瀉后分別服用50~100毫升及100~200毫升);
(2)給患者足夠的食物以預防營養(yǎng)不良(應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或稀釋牛奶喂養(yǎng)2-3天,以后恢復正常飲食,6個月以上患兒給已經(jīng)習慣的平常飲食,鼓勵患者多進食,每日進食,每日加餐一次,直至腹瀉停止后二周。
(3)如果三天不見好轉(zhuǎn),即應停止家庭治療,帶患者去醫(yī)院診治。
2.治療方案二:適用于輕至中度脫水患兒,用ORS及時糾正脫水,ORS新配方為每100ml水中加氯化鈉3.5g枸椽酸鈉2.9g氯化鉀1.5g無水葡萄糖20g。如患兒嘔吐,等10分鐘再慢慢喂服,如患兒眼瞼出現(xiàn)浮腫,停止服用ORS,改用白開水或母乳,4小時后重新估價患兒脫水狀況,然后再選擇適當方案繼續(xù)治療。
3.治療方案三:適用于重度脫水患兒。
(1)需立即靜脈輸液,經(jīng)輸液有尿后按每日100-200mg/kg補充氯化鉀。
(2)一旦患兒能飲水,應量改口服ORS液,補液7小時后重新評估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案繼續(xù)治療。
(3)如無靜脈輸液條件,可鼻飼點滴ORS20ml/Kg/h,連續(xù)6小時(總量120ml/Kg),如病人反復嘔吐或腹脹,應放慢鼻飼點滴速度。6小時后重新評估病情,選擇合適治療方案。
感染性腹瀉(二)遷延性與慢性腹瀉病的液體治療:腹瀉持續(xù)14天以上應到醫(yī)院治療,積極做好液體療法,預防和治療脫水,糾正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紊亂。
1、無脫水患兒服用方案一所推薦的液體,預防脫水。
2、如有脫水應按等滲、低滲或高滲補充累積丟失液,并注意糾正酸中毒與鉀、鈉、鈣、鎂的失衡,低鉀病人一般采用氯化鉀100-300ml/Kg/d,分3-4口服,有尿后才能靜脈補鉀,佝僂病患兒在輸液同時即給口服鈣片或鈣粉,如出現(xiàn)手搐搦癥立即給10%葡萄糖酸鈣10ml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出現(xiàn)低鎂血癥時采用25%硫酸鎂每次0.2ml/kg,每日一次,必要時一日可給兩次,深部肌肉注射。
10、感染性腹瀉其他病原體
賈第蟲病是由藍氏賈第鞭毛蟲所致,以兒童多見,多在夏秋季發(fā)病。該蟲寄生于腸道,可引起腹瀉、腹痛、吸收不良和粘液性大便;
隱孢子蟲能引起隱孢子蟲病,該病是人獸共患疾病,呈世界性分布;
11、感染性腹瀉病原學檢查
標本的收集標本以病人糞便為主,水樣便采取1~3mL,成感染性腹瀉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糞量,亦可用直腸棉拭或采便管由肛門插入直腸內(nèi)3~5cm處采取標本的送檢采得的標本應立即接種于培養(yǎng)基。不能立即檢查的,要放入堿性蛋白胨水或文臘二氏保存液或插入Cary-Blair二氏半固體保存培養(yǎng)基中標本與保存液比例約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