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傷寒病人高熱時可應用退熱藥,患者出現(xiàn)興奮狂躁癥狀時應用鎮(zhèn)靜劑,采用生理鹽水灌腸治療便秘,調節(jié)飲食改善腹脹腹瀉癥狀,如減少牛奶及糖類緩解腹脹,少糖少脂肪緩解腹瀉。此外可以應用潑尼松等激素類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但有腹脹腹瀉患者慎用。喹諾酮類、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等,兒童慎用,孕婦不宜使用。
一、西醫(yī)治療
(1)一般治療
對于患者許隔離治療,須臥床休息;注意圣體體征變化,預防其他感染;給予熱量高、營養(yǎng)充分、易消化的飲食,補充必要的維生素。
(2)對癥治療
高熱是可應用退熱藥,患者出現(xiàn)興奮狂躁癥狀時應用鎮(zhèn)靜劑;采用生理鹽水灌腸治療便秘;調節(jié)飲食改善腹脹腹瀉癥狀,如減少牛奶及糖類緩解腹脹,少糖少脂肪緩解腹瀉。此外可以應用潑尼松等激素類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但有腹脹腹瀉患者慎用。
二、藥物治療
目前主要應用喹諾酮類或第三代頭孢菌素治療。氯霉素、磺胺藥物、卡那霉素、氨芐西林等對傷寒病原菌也有效,但臨床應用上均發(fā)現(xiàn)有耐藥性。
(1)對非耐藥菌株感染、血象、肝、腎功能正常者,可選用:氯霉素、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噁唑)、丁胺卡那霉素、氨芐青霉素、氟啶酸和其他輔助藥物。
(2)對耐藥菌株感染、血象、肝、腎功能正常者,可選用:喹諾酮類、氨芐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啶酸或氟秦酸、頭孢曲松、頭孢哌酮、頭孢他啶和其他輔助藥物。
三、慢性帶菌者的治療
慢性帶菌者的治療常較困難。一般認為有膽石癥或膽囊疾患的慢性帶菌者,須同時處理膽囊膽道疾患,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1)喹諾酮類如氧氟沙星等,用藥后膽汁中的濃度高,可用于治療慢性帶菌者。
(2)氨芐西林3~6g/d,丙磺舒1~1.5g/d,分次口服,聯(lián)合用藥,療程4~6周以上。
(3)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噁唑)2片/次,2次/d,療程1~3個月,有一定效果。
溫馨提示:對并發(fā)化膿性病灶者,如發(fā)現(xiàn)膿腫已經(jīng)形成,可行外科手術排膿并加強抗菌治療。并發(fā)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膽囊炎、肺炎一般對癥治療;出現(xiàn)腸出血、腸穿孔時應加強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采取流質飲食。癥狀嚴重者應選擇手術治療;并發(fā)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控制感染,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肝素、右旋糖酐40靜脈滴注,嚴重者可通過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