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神經膠質瘤簡稱膠質瘤,是發(fā)生于神經外胚層的腫瘤。本期作客我們直播間的是鄭民華主任,鄭主任將和我們聊聊膠質瘤的病因與治療,歡迎鄭主任!
鄭主任: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好!
主持人:面肌痙攣大多人沒有聽說過,更加不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面肌痙攣的癥狀。
鄭主任:腦膠質瘤(腦膠質細胞瘤)約占顱內腫瘤的46%,在1996年第三屆(悉尼)國際腫瘤控制大會總結的資料中統(tǒng)計,腦膠質瘤的發(fā)病率為3~10/10 萬,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3%,手術加放化療的平均生存期僅為8~11個月。腦腫瘤中膠質細胞瘤發(fā)病率最高,綜合發(fā)病年齡高峰在 30-40歲,或10-20歲。大腦半球發(fā)生的膠質瘤約占全部膠質瘤的51.4%,以星形細胞瘤為最多,其次是膠質細胞瘤和少枝膠質細胞瘤,腦室系統(tǒng)也是膠質瘤較多的發(fā)生部位,占膠質瘤總數的23 .9%,主要為管膜瘤,髓母細胞瘤,星形細胞瘤,小腦膠質瘤占膠質瘤總數的13%,主要為星形細胞瘤。
纖維型是常見類型。腫瘤中有神經膠質纖維,這是與原漿型的主要區(qū)別,腫瘤質地較韌,彌漫纖維型的切面呈白色,與腦白質不易區(qū)別。鄰近皮質常被腫瘤浸潤,色澤變深,與白質的分界模糊,腫瘤中心可有囊性變。局灶纖維型的邊界光整,主要見于小腦,常有囊性變。在鏡下間質中有神經膠質纖維,交叉分布于瘤細胞之間,瘤細胞為纖維型星形細胞。
原漿型是最少見的一種類型。切面呈半透明均勻膠凍樣,深部侵入白質,邊界不清,常有變性,形成囊腫。在鏡下,腫瘤由原漿型星形細胞構成。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卻占各類婦科腫瘤的首位,對婦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卵巢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發(fā)病可能與年齡、生育、血型、精神因素及環(huán)境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