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時屬于陽明經癥。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便秘兩天以后,喉嚨痛一兩天,然后出現感冒癥狀,這就是風熱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熱邪,首先犯肺)。中醫(yī)認為肺和大腸相表里,排便不暢,大腸影響肺就出現感冒癥狀。
一、風熱感冒的臨床表現
1.一般癥狀
(1)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
(2)流濃涕,通常黃色。
(3)舌苔帶點黃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體通常比較紅。
(4)便秘。
(5)身熱、口渴、心煩。
(6)脈像通常為數脈或洪脈,就是脈搏比正常為快。
2.小兒風熱感冒癥狀
小兒主要表現為發(fā)燒重,但怕冷怕風不明顯,鼻子堵塞流濁涕,咳嗽聲重,或有黏稠黃痰,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咽干或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紅、脈浮而快。
二、風熱感冒的誤區(qū)
風熱感冒以發(fā)熱為主,怕冷的癥狀不是很明顯等。以上這些癥狀就基本上可以判斷患者是屬于風熱感冒。
誤區(qū)一:一說起感冒就以為是上火了,牛黃解毒之類的藥物是瀉火的,這是一個誤區(qū)。
中醫(yī)認為感冒是一種表邪,中醫(yī)治療是讓其從體表發(fā)散出去。牛黃上清片是瀉火(內火)的,這樣就會把邪氣從淺表的位置帶到體內,這樣反而會加重病情。清火可以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后感受了邪氣還會往里面走,反而病情會加重。另外吃感冒沖劑也不對癥,感冒沖劑是治療風寒感冒的,對于這種熱型的感冒作用不太好,應該用一些辛涼的藥作用比較好。感冒沖劑有兩種,一種是感冒清熱沖劑,是治療風寒感冒的,里面是溫性的藥物。還有一種是感冒退熱沖劑,這種是治療風熱感冒的,里面是辛涼解表的方劑。選藥一定要看清說明。
誤區(qū)二:喝姜糖水為什么沒有效果呢?
患者屬于風熱邪氣,沒有寒,用姜糖水的方法是不太合適的。雖然在發(fā)熱的同時體內的熱會散出去一些,但是一些副作用就會出來,因為感受的是外界的風熱邪氣,用的生姜是一種辛溫的藥,就會出現老百姓所說的上火比如口干、流鼻血等癥狀,因此這樣的感冒用姜糖水發(fā)汗是沒有效果的。食物中有熱性食物和涼性食物,生姜、紅糖等都屬于溫性的食物,在風熱感冒的時候用了是適得其反的。
誤區(qū)三:冬季是怎么得上風熱感冒的?
尤其是北方的冬天雖然室外的氣溫比較寒冷,但是家里都有暖氣,室內溫度是比較高的,室內氣溫高了以后空氣的濕度會降低,這時候氣道的抵抗力就下降了。另外由于室內溫度高,感受風寒后很快就會在體內轉化為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