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因外感或內(nèi)傷,致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yǎng);或痰飲瘀血阻滯,心脈不暢,引起以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
1.辯驚悸與怔忡大凡驚悸發(fā)病,多與情緒有關,可由驟遇驚恐,憂思惱怒,悲哀過極或過度緊張而誘發(fā),多為陣發(fā)性,病來雖速,病情較輕,實證居多,病勢輕淺,可自行緩解,不發(fā)時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體虛、心臟受損所致,無精神因素亦可發(fā)生,常持續(xù)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動后加重,病情較重,每屬實證,或虛中夾實,病來雖漸,不發(fā)時亦可見臟腑虛損癥狀。驚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辨虛實心悸證候特點多為虛實夾雜,虛者指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實者多指痰飲、瘀血、火邪之類。辨證時,要注意分清虛實的多寡,以決定治療原則。
3.辨脈象觀察脈象變化是心悸辨證中重要的客觀內(nèi)容,常見的異常脈象如結脈、代脈、促脈、澀脈、遲脈,要仔細體會、掌握其臨床意義。臨床應結合病史、癥狀,推斷脈癥從舍。一般認為,陽盛則促,數(shù)為陽熱,若脈雖數(shù)、促而沉細、微細,伴有面浮肢腫,動則氣短,形寒肢冷,舌淡者,為虛寒之象。陰盛則結,遲而無力為虛,脈象遲、結、代者,一般多屬虛寒,其中結脈表示氣血凝滯,代脈常為元氣虛衰、臟氣衰微。凡久病體虛而脈象弦滑搏指者為逆,病情重篤而脈象散亂模糊者為病危之象。
4.辨病情對心悸的臨床辨證應結合引起心悸原發(fā)疾病的診斷,以提高辨證準確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現(xiàn)為心率塊速型心悸,多屬心虛膽怯,心神動搖;冠心病心悸,多為氣虛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風心病引起的心悸,以心脈痹阻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外侵,內(nèi)舍于心,常呈氣陰兩虛,瘀阻絡脈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