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叼B(yǎng)生 > 查疾病 > 功能性胃腸病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功能性胃腸病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功能性胃腸病是對患者損傷很大的疾病,會給患者帶來腹瀉、嘔吐等病痛,因此很多人都希望找到徹底治愈該疾病的方法,下面我們就根據(jù)功能性胃腸病的癥狀介紹對應的治療方法吧。

  癥狀表現(xiàn)

  主要有上腹痛、上腹飽脹、上腹脹感,早飽、噯氣、惡心、嘔吐等。常以某一個或某一組癥狀為主,在病程中癥狀也可發(fā)生變化。起病多緩慢,病程常經(jīng)年累月,呈持續(xù)性或反復發(fā)作,不少患者有飲食、精神等誘發(fā)因素。

  上腹痛常見癥狀,部分患者以上腹痛為主要癥狀,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癥狀。上腹痛多無規(guī)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與進食有關。

  上腹飽脹、上腹脹感、早飽、噯氣亦為常見癥狀,可單獨或以一組癥狀出現(xiàn),伴或不伴有上腹痛。上腹飽脹是指進食后自覺有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內(nèi)。上腹脹感是指自覺上腹脹而體檢并未見明顯的上腹部膨隆,多發(fā)生于餐后,或呈持續(xù)性進餐后加重。早飽是指有饑餓感,單進食后不久即飽感,致攝入食物明顯減少。上腹飽脹和上腹脹感常伴有噯氣。

  惡心嘔吐并不常見,往往發(fā)生在胃排空明顯延遲的患者,嘔吐可為干嘔或嘔吐當餐胃內(nèi)容物。

  不少患者常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癥狀。

  根據(jù)臨床特點,可將本病分為:潰瘍型消化不良:上腹痛為主;動力障礙型消化不良:其它上腹不適癥狀為主;非特異型消化不良:無法確定上述哪類癥狀為主。

  辨證施治善調(diào)理

  1、消食導滯法

  適應證:飲食積滯證。臨床表現(xiàn)為腹部脹痛,噯腐厭食,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嘔吐或矢氣后痛減,或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

  辨識要點:功能性腸胃病癥狀+噯腐厭食+苔垢膩。

  處方:半夏10克,陳皮10克,枳實10克,木香6克,檳榔10克,神曲15克,焦山楂15克,茯苓10克,萊菔子15克,炒谷芽30克,炒麥芽30克,雞內(nèi)金10克,甘草3克。

  2、辛開苦降法

  適應證:濕濁(熱)痞阻證。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部痞滿,或有燒灼樣痛,泛酸嘈雜,厭食噯氣,有腹脹腹瀉,口干口苦或口中黏膩,舌紅,苔膩或黃膩,脈弦滑。

  辨識要點:功能性腸病癥狀+胃脘痞滿+苔膩。

  處方:半夏、干姜、黃芩、厚樸、枳殼、木香各10克,黃連3克,黨參15克,陳皮6克,甘草3克。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