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叼B(yǎng)生 > 查疾病 > 聲帶小結中西醫(yī)不同的治療方法

聲帶小結中西醫(yī)不同的治療方法

    一、西醫(yī)治療

  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復方菠蘿酶片,早期加服激素,并用慶大霉素注射液3單位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α-糜蛋白酶4kU霧化吸入,若聲帶充血,加復方丹參注射液2ml霧化吸入,每日~2次,10天為1療程,治療3個療程。

  二、中醫(yī)治療

  治療原則

    利水化痰,活血散結。

  治療方法

  1.水濕凝聚型

  ①內(nèi)治:用苡仁15g,防己10g,蒼術12g,陳皮10g,當歸10g,丹參15g,川貝母10g,法夏10g,茯苓15g,牡蠣15g,昆布12g。水煎,每日劑,分4次服。②針灸治療:針刺天突、天鼎、廉泉、豐隆、照海等穴。每日1次。

  2.血瘀痰結型

 ?、賰?nèi)治:紅花12g,赤芍12g,當歸15g川貝母10g,海浮石15g,昆布12g,桔梗10g,花粉10g,甘草5g。水煎,每日劑,分4次服。②針灸治療:同上。治療期間要求病人禁聲,忌辛辣飲食及避免煙酒等的有害刺激,有條件的可調(diào)換安靜的工作環(huán)境,并注意糾正不正常發(fā)音,以免聲嘶加重或復發(fā)。

  三、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適用于較大的小結,經(jīng)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無效且妨礙發(fā)聲者,可在間接或直接喉鏡下切除。兒童患聲帶小結,在青春期可能自行消失,不必急于作手術切除。細小的小結宜在顯微喉鏡下手術,以減少損傷聲帶。術后聲休不宜過長,以1周左右為宜。因早期開始非張力性發(fā)聲,能使覆蓋在聲韌帶上的殘留粘膜,發(fā)生自由振動,促使聲帶運動性愈合。

  早期發(fā)聲訓練需在聲學專業(yè)者指導下進行,其基本方法如下:

  1.術后1周酌情作緩慢而低聲的哼唱,每次30秒鐘,逐漸增至每次5分鐘,每日2次,可低聲少說話。

  2.術后2周可逐漸增至每次10分鐘,每日2次,仍宜低聲控制說話次數(shù)。

  3.術后3周可逐漸增至每次15分鐘,每日2次,可作簡短交談。

  4.術后4周增至每次20分鐘,每日2次,可自由交談,但尚不宜多說話。

  5.術后5-8周可增至每次20分鐘,每日3次,并根據(jù)每人不同情況,酌情作正常說話。亦可按病性靈活應用。

  聲帶小結的治療首先要注意發(fā)聲休息,少說話,必要時絕對禁聲。忌煙、酒及避免進刺激性食物。藥物治療可用皮質(zhì)激素及抗生素。口服中藥清音九或喉癥丸。凡經(jīng)保守治療無效且妨礙聲音者,應予以手術摘除。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