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孩子心理與生理上發(fā)育還未成熟,難免會遭受到一些疾病侵害,作為家長,多了解一些小兒骨科常見病,如小孩面部明顯不對稱、行走腳不能放平等,并引起足夠的重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著小兒患有骨科常見病的風險。
小兒骨科常見病主要有以下八種
1、一側或雙側足下垂內(nèi)翻呈馬蹄狀
患兒行走腳不能放平,以足尖或外側足背行走。以上情況多由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麻痹性足內(nèi)翻或先天性多關節(jié)攣縮癥所致。
2、骶尾部長毛、皮膚大片青紫、尿床或腰部有軟性包塊
上述表現(xiàn)可能是由隱性椎裂、脊髓脊膜膨出癥所致。
3、患有先天性尺橈關節(jié)融合癥
患兒的雙側上肢或單側前臂不能旋后,梳頭、端碗均困難。
4、脊柱彎曲呈S型
彎腰更明顯,到青少年期出現(xiàn)胸廓一側隆起,此乃脊柱側凸的特征。
5、先天性肌性斜頸
患兒面部不對稱,嬰兒期頸部一側有腫塊,幼兒期可在頸部摸到條索狀物,不痛不癢,頭經(jīng)常被迫歪向一側。
6、患兒方顱、頭發(fā)稀疏、出牙晚、出汗多
胸部出現(xiàn)“串珠”、“雞胸”或肋緣外翻,多見X型腿、O型腿,此乃佝僂病的表現(xiàn)。
7、先天性“扳擊指”
拇指關節(jié)呈屈狀,不能主動伸直。被動伸展關節(jié)局部疼痛,掌面可摸到增粗腫塊,可隨拇指伸屈上下活動。
8、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
患兒臀及大腿皮紋不對稱,一側下肢外旋少動,行走晚,步態(tài)不穩(wěn),易摔膠,行走時像“鴨步”,或雙下肢不等長。
溫馨提示:在指導有骨科疾病的患兒康復作運動時一定要有耐心,同時切不可過量,應逐漸增加次數(shù),不要使其感覺到疼痛或是疲勞感。在剛開始離床活動時一定有專人扶助,注意安全防跌倒,來保證功能鍛煉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