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叼B(yǎng)生 > 查疾病 > 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診斷標準

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診斷標準

  A. 功能性食管疾病

  A1. 功能性燒心*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胸骨后燒灼樣不適或疼痛。

  2. 無胃食管酸反流導致該癥狀的證據(jù)。

  3. 沒有以組織病理學為基礎的食管運動障礙。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A2. 推測源自食管的功能性胸痛*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胸骨后非燒灼樣疼痛或不適。

  2. 無胃食管酸反流導致該癥狀的證據(jù)。

  3. 沒有以組織病理學為基礎的食管運動障礙。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A3. 功能性吞咽困難*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固體和(或)液體食物通過食管有黏附、存留或通過異常的感覺。

  2. 無胃食管酸反流導致該癥狀的證據(jù)。

  3. 沒有以組織病理學為基礎的食管運動障礙。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A4. 癔球癥*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喉部持續(xù)或間斷的無痛性團塊或異物感。

  2. 感覺出現(xiàn)在兩餐之間。

  3. 沒有吞咽困難或吞咽痛。

  4. 沒有胃食管酸反流導致該癥狀的證據(jù)。

  5. 沒有以組織病理學為基礎的食管運動障礙。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B. 功能性胃十二指腸疾病

  B1.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必須包括

  1. 以下1條或多條:

  a.餐后飽脹不適

  b.早飽感

  c.上腹痛

  d.上腹燒灼感

  2. 沒有可以解釋上述癥狀的功能性疾病。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B1a餐后不適綜合征*

  必須包括以下1條或2條

  1. 進食正常食量后的出現(xiàn)餐后飽脹不適感,每周至少發(fā)生數(shù)次。

  2. 早飽感,抑制了正常進食,每周至少發(fā)生數(shù)次。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支持診斷的標準

  1. 上腹部脹氣或餐后惡心或過度打嗝。

  2. 可能同時存在上腹疼痛綜合征。

  B1b上腹疼痛綜合征*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中等程度以上的上腹部疼痛或燒灼感,每周至少1次。

  2. 間斷性疼痛。

  3. 不是全腹痛,不位于腹部其他部位或胸部。

  4. 排便或排氣后不能緩解。

  5. 不符合膽囊或Oddi括約肌疾病的診斷標準。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支持診斷的標準

  1. 疼痛可能為燒灼樣但不包括胸骨后疼痛。

  2. 疼痛通常由進食誘發(fā)或緩解,但也可能在禁食時發(fā)生。

  3. 可能同時存在餐后不適綜合征。

  B2. 噯氣癥

  B2a.吞氣癥*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每周至少發(fā)生數(shù)次反復噯氣。

  2. 可以客觀地觀察或檢測到吞咽空氣。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B2b. 非特異性過度噯氣*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每周至少發(fā)生數(shù)次反復噯氣。

  2. 沒有過度吞咽空氣的證據(jù)。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B3. 惡心嘔吐

  B3a.慢性特發(fā)性惡心*

  必需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每周至少發(fā)生數(shù)次惡心。

  2. 不經常伴有嘔吐。

  3. 胃鏡檢查無異?;虿淮嬖诳梢越忉寪盒牡拇x性疾病。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B3b. 功能性嘔吐*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嘔吐平均每周發(fā)生1次或1次以上。

  2. 不存在進食障礙、反芻或主要精神疾病(依據(jù)DSM-IV)。

  3. 不存在自行誘導或長期應用大麻素,且不存在可以解釋反復嘔吐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或代謝性疾病。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B3c. 周期性嘔吐綜合征*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同樣的嘔吐癥狀反復急性發(fā)作,每次發(fā)作持續(xù)不超過1周。

  2. 在前1年有3次或多次間斷發(fā)作。

  3. 在發(fā)作間期無惡心和嘔吐。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支持診斷的標準

  有偏頭痛病史或家族史。

  B4.反芻綜合征*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持續(xù)或反復地將剛進食的食物反入口中,隨后吐出或再咀嚼并吞咽。

  2. 反芻前無干嘔。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支持診斷的標準

  1.反芻前一般無惡心。

  2.當反入物質變?yōu)樗嵝詴r此過程停止。

  3.反流物是可以辨認的食物,并且無難聞的氣味。

  C. 功能性腸道疾病

  C1. 腸易激綜合征*

  反復發(fā)作的腹痛或不適**,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xiàn)癥狀,合并以下2條或多條:

  1. 排便后癥狀緩解。

  2. 發(fā)作時伴有排便頻率改變。

  3. 發(fā)作時伴有大便性狀(外觀)改變。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不適意味著感覺不舒服而非疼痛。在病理生理學研究和臨床試驗中,篩選可評估的患者時,疼痛和(或)不適出現(xiàn)的頻率至少為每周2天。

  C2. 功能性腹脹*

  必須包括以下2條

  1. 3個月內每月至少有3天反復出現(xiàn)腹脹感或肉眼可見的腹部膨脹。

  2. 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IBS)或其他功能性胃腸疾病。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C3. 功能性便秘*

  1. 必須滿足以下2條或多條:

  a .排便費力(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

  b .排便為塊狀或硬便(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

  c .有排便不盡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

  d .有肛門直腸梗阻和(或)阻塞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

  e .需要用手操作(如手指輔助排便、盆底支撐排便)以促進排便(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

  f .排便少于每周3次。

  2. 不用緩瀉藥幾乎沒有松散大便。

  3. 診斷IBS的條件不充分。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C4. 功能性腹瀉*

  至少75%的時間內大便為不伴有腹痛的松散(糊狀)便或水樣便。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C5. 非特異性功能性腸病*

  腸道癥狀不是由器質性疾病所致,且不符合前面定義的疾病診斷標準。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D. 功能性腹痛綜合征*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持續(xù)性或近乎持續(xù)性腹痛。

  2. 與生理行為(即進食、排便或月經)無關或僅偶然相關。

  3. 日?;顒幽芰Σ糠謫适?。

  4. 疼痛不是偽裝的。

  5. 不符合可能解釋疼痛的其他功能性胃腸病診斷標準。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E. 膽囊和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

  必須包括局限于上腹和(或)右上腹的疼痛發(fā)作及以下所有條件:

  1. 發(fā)作持續(xù)30分鐘或更長。

  2. 間隔不同時間(不是每天)癥狀復發(fā)。

  3. 疼痛程度維持穩(wěn)定。

  4. 疼痛呈中到重度并足以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或需到急診科就診。

  5. 排便后疼痛不緩解。

  6. 改變體位后疼痛不緩解。

  7. 應用抗酸藥后疼痛不緩解。

  8. 排除可以解釋癥狀的其他器質性疾病。

  支持診斷的標準

  疼痛可以伴有以下1條或多條:

  1. 疼痛與惡心和嘔吐有關。

  2. 疼痛放射至背部和(或)右側肩胛下區(qū)。

  3. 夜間被疼醒。

  E1.膽囊功能障礙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符合膽囊及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的標準。

  2. 膽囊在位。

  3. 肝酶、結合膽紅素以及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正常。

  E2. 功能性膽道Oddi括約肌疾病

  必須包括以下兩條

  1. 符合膽囊及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的標準。

  2. 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正常。

  支持診斷的標準

  至少2次疼痛發(fā)作時血清轉氨酶、堿性磷酸酶、結合膽紅素暫時升高。

  E3. 胰腺Oddi括約功能障礙

  必須包括以下兩條

  1. 符合膽囊及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的標準。

  2. 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升高。

  F. 功能性肛門直腸疾病

  F1.功能性大便失禁*

  1. 年齡≥4歲的個體反復發(fā)生不能控制的排便,伴有以下1種或1種以上情況:

  a.神經支配和肌肉結構正常但功能異常,和(或)

  b.括約肌結構和(或)神經支配或輕微異常,和(或)

  c.排便習慣正?;虍惓?如大便潴留或腹瀉),和(或)

  d.心理原因。

  2. 排除以下所有情況

  a.由于下述病變導致神經支配異常:顱腦病變(如癡呆)、脊髓或骶神經根或混合病變(如多發(fā)性硬化癥)或者全身性周圍或自主神經病變的一部分(如糖尿病神經病變)。

  b. 與多系統(tǒng)疾病有關的肛門括約肌異常(如硬皮病)。

  c. 結構或神經病變可能是大便失禁的主要或基本病因。

  *滿足上述標準至少3個月

  F2. 功能性肛門直腸痛

  F2a. 慢性肛門痛*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慢性或復發(fā)性直腸疼痛。

  2. 發(fā)作持續(xù)至少20分鐘。

  3. 排除導致直腸疼痛的其他原因,如缺血、炎性腸病、隱窩炎、肌間膿腫、肛裂、痔瘡、前列腺炎及尾骨痛。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標準。

  F2a1. 肛提肌綜合征

  符合慢性肛門痛診斷標準且向后牽拉恥骨直腸肌時有壓痛。

  F2a2. 非特異性肛門直腸痛

  符合慢性肛門痛診斷標準,但向后牽拉恥骨直腸肌時無壓痛。

  F2b.痙攣性肛門痛*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反復發(fā)生的肛門或下段直腸疼痛。

  2. 發(fā)作持續(xù)數(shù)秒至數(shù)分鐘。

  3. 在發(fā)作間期無肛門直腸疼痛。

  *在科研中滿足標準的發(fā)病時間為3個月,但用于臨床診斷和評估時,發(fā)病時間可不足3個月。

  F3. 功能性排便障礙

  1. 患者必須滿足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

  2. 在反復嘗試排便的過程中,至少滿足以下2條:

  a. 球囊逼出實驗或影像學檢查存在排出障礙的證據(jù)。

  b. 測壓法、影像學檢查或肌電圖顯示盆底肌肉不協(xié)調收縮(如肛門括約肌或恥骨直腸肌),或基礎靜息狀態(tài)下括約肌壓力松弛小于20%。

  c. 測壓法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推進力不足。

  F3a. 不協(xié)調性排便

  在反復嘗試排便時,盆底肌肉不協(xié)調收縮,或基礎靜息狀態(tài)下括約肌壓力松弛小于20%,但有足夠的推進力。

  F3b. 排便推進力不足

  在反復嘗試排便時,推進力不足,伴或不伴有盆底不協(xié)調收縮或基礎靜息狀態(tài)下括約肌壓力松弛小于20%。

  G. 新生兒和嬰幼兒功能性疾病

  G1.新生兒反胃

  滿足以下所有條件且為3周至12個月的健康嬰兒:

  1. 每天反胃2次或2次以上,持續(xù)3周或更長時間。

  2. 無干嘔、嘔血、誤吸、呼吸暫停、生長遲緩、喂養(yǎng)或吞咽困難,或者姿態(tài)異常。

  G2.新生兒反芻綜合征

  必須滿足以下所有條件至少3個月

  1. 腹部肌肉、膈肌和舌反復收縮。

  2. 胃內容物反流至口腔,吐出或重新咀嚼后再次咽下。

  3. 滿足以下3條或3條以上。

  a. 在3~8個月時發(fā)病。

  b. 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抗膽堿能藥物、手法抑制、飲食方案改變以及管飼法或胃造口術喂養(yǎng)均無效。

  c. 不伴有惡心或痛苦的表現(xiàn)。

  d. 新生兒在睡眠中以及與環(huán)境中其他人接觸時不發(fā)生反芻。

  G3.周期性嘔吐綜合征

  必須滿足以下2條

  1. 發(fā)生2個或多個周期的劇烈惡心和不間斷嘔吐或干嘔(持續(xù)數(shù)小時至數(shù)天)。

  2. 恢復到正常健康狀態(tài),持續(xù)數(shù)周至數(shù)月。

  G4. 新生兒腸絞痛

  出生至4個月的新生兒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陣發(fā)性易激惹、煩躁或哭鬧,開始或停止沒有明顯誘因。

  2. 每天發(fā)作持續(xù)3小時或更長時間,每周至少有3天發(fā)作且至少發(fā)作1周。

  3. 無生長遲緩。

  G5. 功能性腹瀉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每天無痛性反復排便3次或3次以上,為大量不成形便。

  2. 癥狀持續(xù)超過4周。

  3. 在6個月至36個月時出現(xiàn)癥狀。

  4. 排便發(fā)生在清醒狀態(tài)。

  5. 如果熱量攝入充足,不會出現(xiàn)生長遲緩。

  G6. 新生兒排便困難

  年齡<6個月的新生兒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 在成功排出軟便前處于緊張和哭鬧狀態(tài)至少持續(xù)10分鐘。

  2. 無其他健康問題。

  G7.功能性便秘

  年齡≤4歲的新生兒至少滿足以下2條,持續(xù)時間達1個月:

  1. 每周排便2次或少于2次。

  2. 排便動作訓練后每周至少出現(xiàn)1次大便失禁。

  3. 有大便潴留病史。

  4. 有排便疼痛和費力史。

  5. 直腸內存在大量糞便團塊。

  6. 大塊糞便曾堵塞廁所。

  伴發(fā)的癥狀可能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飽。隨著大量糞便排出,伴隨癥狀立即消失。

  H.兒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

  H1.嘔吐和吞氣癥

  H1a. 青少年反芻綜合征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反復無痛性反胃并重新咀嚼或吐出食物。

  a. 進食后不久發(fā)生。

  b. 睡眠期間不發(fā)生。

  c. 經胃食管反流常規(guī)治療無效。

  2. 無干嘔。

  3. 無炎癥、解剖學、代謝性或腫瘤性疾病證據(jù)可以解釋患者的癥狀。

  *至少診斷前2個月滿足上述標準,每周至少發(fā)作1次。

  H1b.周期性嘔吐綜合征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發(fā)生2個或多個周期的劇烈惡心和不間斷嘔吐或干嘔(持續(xù)數(shù)小時至數(shù)天)。

  2. 恢復到健康狀態(tài)持續(xù)數(shù)周或數(shù)月。

  H1c.吞氣癥*

  必須至少包括以下2條

  1. 吞咽空氣。

  2. 由胃腸道內的氣體導致腹脹。

  3. 反復打嗝和(或)排氣增加。

  *至少診斷前2個月滿足上述標準,每周至少發(fā)作1次。

  H2. 腹痛相關的功能性胃腸病

  H2a.功能性消化不良*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的疼痛或不適感集中于上腹(臍上)。

  2. 排便后不能緩解,或與大便頻率或大便性狀改變無關(即不是IBS)。

  3. 無炎癥、解剖學、代謝性或腫瘤性疾病的證據(jù)可以解釋患者的癥狀。

  *至少診斷前2個月滿足上述標準,每周至少發(fā)作1次。

  H2b.腸易激綜合征*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腹部不適(難以用疼痛來形容的不適感)或至少1/4時間疼痛與以下2條或多條相關:

  a. 排便后可改善。

  b. 發(fā)病與排便頻率改變相關。

  c. 發(fā)病與大便性狀(外觀)改變相關。

  2. 無炎癥、解剖學、代謝性或腫瘤性疾病的證據(jù)可以解釋患者的癥狀。

  *至少診斷前2個月滿足上述標準,每周至少發(fā)作1次。

  H2c.腹型偏頭痛*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持續(xù)1小時或更長時間的突發(fā)急性臍周劇烈疼痛。

  2. 發(fā)作間期正常,持續(xù)數(shù)周至數(shù)月。

  3. 疼痛可影響正常活動。

  4. 疼痛可伴隨以下2種或多種癥狀。

  a. 厭食。

  b. 惡心。

  c. 嘔吐。

  d. 頭痛。

  e. 畏光。

  f. 面色蒼白。

  5. 無炎癥、解剖學、代謝性或腫瘤性疾病的證據(jù)能夠解釋患者的癥狀。

  *在過去的12月內有2次或多次發(fā)作滿足上述標準。

  H2d.兒童功能性腹痛*

  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 間斷或連續(xù)發(fā)作的腹痛。

  2. 不滿足其他功能性胃腸病的診斷標準。

  3. 無炎癥、解剖學、代謝性或腫瘤性疾病的證據(jù)可以解釋患者的癥狀。

  *至少診斷前2個月滿足上述標準,每周至少發(fā)作1次。

  H2d1.兒童功能性腹痛綜合征*

  至少在1/4時間內存在兒童功能性腹痛的癥狀且滿足以下1條或多條:

  1. 日常功能部分喪失。

  2. 伴隨軀體癥狀如頭痛、肢體痛或入睡困難。

  *至少診斷前2個月滿足上述標準,每周至少發(fā)作1次。

  H3. 便秘和大便失禁

  H3a.功能性便秘*

  年齡≥4歲不符合IBS診斷標準的兒童必須滿足以下2條或多條:

  1. 每周在廁所排便≤2次。

  2. 每周至少出現(xiàn)1次大便失禁。

  3. 有保持體位或過度克制排便病史。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