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叼B(yǎng)生 > 查疾病 > 酒精肝該如何診斷鑒別

酒精肝該如何診斷鑒別

  酒精性肝炎的組織學特點為急性或慢性肝臟炎性病變,有肝細胞空泡樣變性、壞死、乙醇性透明小體(Mallory小體)、小葉內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纖維組織增生和膽汁淤積。終末肝微靜脈周圍纖維化或硬化性玻璃樣壞死可發(fā)生在肝硬化之前導致門脈高壓。Mallory小全是酒精性膽炎的特異性病變,但也見于某些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肝豆狀核變性、印度兒童性肝硬化、小腸旁路術后的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等。小體是由于胞漿內纖維蛋白沉積所致,表現為肝細胞附近出現形狀、大小不一的高密度嗜酸性物質,可含有少量的脂肪。

  診斷方法

  1、有長期飲酒史,一般超過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 g/d,或2周內有大量飲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t。但應注意性別,遺傳易感性等因素的影響。乙醇量(g)換算公式=飲酒量(m1)X乙醇含量(%)×0.8。

  2、臨床癥狀為非特異性,可無癥狀,或有右上腹脹痛、食欲不振、乏力、體質量減輕、黃疸等;隨著病情加重,可有神經精神癥狀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現。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γ一谷氨酰轉肽酶(GGT),總膽紅素(TBil),凝血酶原時間(PT),平均紅細胞容積(MCV)和缺糖轉鐵蛋白(CDT)等指標升高。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為酒精性肝病的特點,而CDT測定雖然較特異但臨床未常規(guī)開展。禁酒后這些指標可明顯下降,通常4周內基本恢復正常(但GGT恢復較慢),有助于診斷。

  4、肝臟B超或CT檢查有典型表現。

  5、排除嗜肝病毒現癥感染以及藥物,中毒性肝損傷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臨床表現

  1、酒精性脂肪肝:可無癥狀或輕度不適,重者可出現乏力、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肝區(qū)不適或疼痛等。多數患者有肝臟腫大,肝臟質地軟或充實,表面光滑,邊緣鈍,有輕度壓痛;脾臟腫大不常見,部分患者有輕度黃疸。酒精性脂肪肝經戒酒后可好轉,預后較好。

  2、酒精性肝炎:癥狀輕重不等,一般較酒精性脂肪肝為重,重者可出現明顯食欲不振、消瘦、惡心、嘔吐、腹痛、黃疸,甚至發(fā)生腹水、肝昏迷。大多有肝腫大、黃疸,脾大見于10%~70%患者,少數伴腮腺腫大及掌攣縮癥(Dupuytren攣縮)。酒精性肝炎預后與病變程度有關,合并腹水、出血、腦病、腎衰者預后極差。

  3、酒精性肝硬化: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常見癥狀包括體重減輕、納差、乏力、倦怠、腹痛等。黃疸多表明同時合并酒精性或病毒性肝炎,肝內膽汁淤積或溶血。營養(yǎng)狀態(tài)差,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發(fā)育較多見,腮腺腫大,掌攣縮亦可見到。肝腫大常見,但晚期也可不大或縮小,可出現脾大及其他門脈高壓體征如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酒精性肝硬化預后與戒酒早晚及有無并發(fā)癥有關,早期戒酒可使5年生存率提高。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