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濕疣是一種傳染性高,危害嚴重的性傳播疾病,很多患者在感染尖銳濕疣以后,由于沒有及時的進行有效的治療,結果給自己帶來了很大麻煩。對于尖銳濕疣,需要在發(fā)病的早期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要想早早期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就要盡快到醫(yī)院進行檢查確診。下面是關于尖銳濕疣的檢查方法。
一、醋酸白試驗
用3-5%醋酸外涂疣體2-5分鐘,病灶部位變白稍隆起,肛門病損可能需要15分鐘。本試驗的原理是蛋白質與酸凝固變白的結果,HPV感染細胞產生的角蛋白與正常的未感染上皮細胞產生的不同,只有前者才能被醋酸脫色。醋酸白試驗檢測HPV的敏感性很高,它比常規(guī)檢測觀察組織學變化還好。但偶爾在上皮增厚或外傷擦破病例中出現假陽性、假陽性變白跡象顯得界限不清和不規(guī)則。美國CDC提示,醋酸白試驗并不是特異試驗,且假陽性較常見。
二、免疫組織學檢查
常用過氧化物酶抗過氧化物酶方法(即PAP),顯示濕疣內的病毒蛋白,以證明疣損害中有病毒抗原。HPV蛋白陽性時,尖銳濕疣的淺表上皮細胞內可出現淡紅色的弱陽性反應。
三、組織化學檢查
取少量病損組織制成涂片,用特異抗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抗體作染色。如病損中有病毒抗原,則抗原抗體結合。在過氧化物酶抗過氧化物酶(PAP)方法中,核可被染成紅色。此法特異性強且較迅速,對診斷有幫助。
四、病理檢查
主要為角化不全,棘層高度肥厚,乳頭瘤樣增生,表皮突增厚,延長,其增生程度可似假性上皮瘤樣。刺細胞和基底細胞并有相當數量的核分裂、頗似癌變。但細胞排列規(guī)則,且增生上皮和真皮之間界限清楚。其特點為粒層和刺層上部細胞有明顯的空泡形成。此種空泡細胞較正常大,胞漿著色淡、中央有大而圓,深嗜堿性的核。通常真皮水腫、毛細血管擴張以及周圍較致密的慢性炎性浸潤。Bushke-loewenstein巨大型尖銳濕疣,表皮極度向下生長,代替了其下面的組織、易與鱗狀細胞相混,故須多次活檢。若有緩慢發(fā)展之傾向, 則為一種低度惡變的過程,即所謂疣狀癌。
五、基因診斷
迄今,HPV難于用傳統(tǒng)的病毒培養(yǎng)及血清學技術檢測,主要實驗診斷技術是核酸雜交。近年來發(fā)展的PCR方法具有特異、敏感、簡便、快速等優(yōu)點,為HPV檢測開辟了新途徑。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尖銳濕疣的診斷方法,希望對您和您的家人能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尖銳濕疣的診斷與治療》《皮膚性病學》《性病百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