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叼B(yǎng)生 > 查疾病 >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方法

  肱骨內外兩深稍前屈,并與膿骨縱軸形成向前30°-50°的前傾角。前臂完全旋后時。上密與前臂縱軸形成10°-15°的外翻據帶角。肱動脈和正中神經從肱二頭肌腦膜下通過,撓神經通過肘窩前外方并分成深淺兩支進入前臂,肱骨髁上骨折時易被刺傷或受擠壓而合并神經、血管損傷。

  本病的治療需根據病情的不同給于相應的治療

  1、青枝骨折

  骨折端無移位,若前傾角消失,不需復位;前傾角增大,在臂叢麻醉或全麻下,輕柔手法復位,長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叢或全麻下手法復位,長臂石膏固定4~6周。手法復位的要點為:先縱向牽引糾正重疊移位,再側方擠壓糾正側方移位,最后糾正前后移位。橈側側方移位不必完全糾正,尺側側方移位應矯枉過正,以避免發(fā)生肘內翻畸形.屈曲型骨折,復位后固定于半伸直位。

  伸直型骨折,復位后固定于小于900屈曲位,以骨折穩(wěn)定又不影響手部循環(huán)為度。若屈曲位影響循環(huán),稍伸直后骨折又不穩(wěn)定,可在電視Х線機透視下經皮克氏針交叉固定,外加石膏托適當屈曲位外固定;亦可牽引治療,消腫后再石膏固定。

  3、牽引治療

  適用于骨折超過24~48h,軟組織嚴重腫脹,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復位,或復位后骨折不穩(wěn)定。

  4、開放復位

  適用于手法復位失敗者;開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損傷者;骨不連;骨折畸形連接或肘內、外翻畸形嚴重者,可行截骨術矯正。

  5、骨折合并神經損傷

  先復位固定骨折,觀察1~3個月,若無恢復則行神經探查松解或修復術。

  6、缺血性攣縮

  關鍵是早期診斷和預防。對出現(xiàn)5“P”征者,首先復位骨折、解除壓迫因素。仍無改善者,即應早期探查、修復血管,必要時行筋膜間室切開減壓。

  肱骨髁上骨折的預后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過程中,血管、神經、骨髂并發(fā)癥比較多,應隨時調整治療方案,一旦并發(fā)癥發(fā)生或形成,需立即或后期手術治療,尤其后期手術治療,其效果很難滿意。

  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組全部骨性愈合,但遺留畸形12例,其中,肘外翻畸形1例,其余11例均為肘內翻畸形。最大肘內翻畸形超過30°。肘關節(jié)屈伸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尺骨鷹嘴骨牽引組全部骨性愈合,其中合并皮膚及針眼感染4例,共6個釘孔。1例皮膚局部壞死,經創(chuàng)面換藥后皮膚愈合。除1例因過牽延遲愈合外,其余24例均在4~8周內骨性愈合。尺骨鷹嘴骨牽引拆除時間為3~22天,平均為7天。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