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串氣”,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復發(fā)疝、白線疝、股疝等。疝氣多是因為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過肥、用力排便、婦女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
造成臍疝氣常見的情況有:
(一)生理性臍疝氣
人們平時所說的小兒疝氣,從醫(yī)學上講,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通常在腹內壓力增高的情況下發(fā)生。
(1)臍部發(fā)育缺陷臍環(huán)未閉合
腹股鞘狀突,嬰兒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的組織。若發(fā)育期間腹股鞘狀突閉合不全,形成較大的腔隙。腹腔內容物容易進入鞘狀突,向體表突出,形成斜疝。多在男性上發(fā)生,又因為右側睪丸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狀突閉鎖也較遲,故右側腹股溝疝較多。
(2)臍帶脫落后臍帶根部組織與臍環(huán)粘連愈合不良,網膜或腸管即經臍部薄弱處突出形成臍疝。
(二)合并有臍膨出的臍疝氣,腹腔的腸子等器官由肚臍缺陷處冒出來。
(三)先天性代謝異常,特別是粘多醣累積癥,高雪氏綜合癥等。
(四)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足,出現糞便排出延遲,之后出現腹脹、便秘、臍疝。必須補充甲狀腺素。
(五)患有肌肉張力不足的疾病,如肌肉萎縮癥、腦性麻痹等。
(六)患有染色體疾病,如唐氏綜合癥造成腹肌張力低下而膨脹。
(七)其他會造成腹內壓力增加的疾病或狀況,如腹腔腫瘤、肝脾腫大、腸道后段阻塞造成的腫脹。
綜上所述就是關于疝氣的病因,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了解疝氣的概念,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