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提起強迫癥,很多人一定不以為然,覺得不是什么大病,治不治都無所謂,其實嚴重的強迫癥是非常可怕的,有患者因為不停地洗手導致手部爛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給患者及其家庭都帶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
日常的生活處事都應該與隨和和靈活的作風相結(jié)合。基本要點是適應社會,與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特點一致,不可嚴重偏離。強迫癥患者與其父母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過分嚴格、刻板、及追求完美無缺的生活模式有著重大關系。我們要求孩子從小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生活習慣,這是正確的,但不能過分和極端。應該如何預防強迫癥呢?
首先,不要過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過于追求完美。不要老是問自己我做得好嗎、這樣做行不行、別人會怎么看我等問題。
其次,學會順其自然。強迫癥的另一特點是喜歡琢磨,一個芝麻大的事情往往會想出天大的事來。因此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他人、不要鉆牛角尖、學會適應環(huán)境而不要刻意改變環(huán)境。
第三,學會享受過程,不過分看重結(jié)果。為所當為,做事情要抱著一種欣賞、感受、體驗快樂的心情和熱情重視過程、不要過分重視結(jié)果。
第四,對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所患疾病有正確客觀的認識,對現(xiàn)實狀況有正確客觀的判斷。丟掉精神包袱從減輕不安全感,學習合理的應激處理方法,增強自信,以減輕其不確定感。不好高騖遠,不過分追求精益求精,以減輕其不完美感。
第五,家人、朋友對患者既不姑息遷就,也不橋枉過正,鼓勵患者積極從事有益的文體活動,使其逐漸從強迫的境地中解脫出來。
溫馨提示: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了解病人的內(nèi)心體驗、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預防問題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戰(zhàn)勝強迫癥治療師指南》《走出強迫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