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叼B(yǎng)生 > 查疾病 >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圍手術期康復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圍手術期康復

  術后前3天的康復鍛煉

  1. 保持正確的體位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具體方法是:平躺在床上,術側肢體下放墊軟枕,使得髖關節(jié)能夠稍屈曲;在兩大腿之間放置三角枕,使雙膝關節(jié)及足尖向上。為了維持這個體位,必要時可以穿防旋鞋。絕對避免患髖內收、內旋。

  2. 踝關節(jié)(踝泵)練習

  方法:平躺在床上,保持膝關節(jié)伸直,足盡量向上勾,勾到不能再勾時保持該姿勢5秒;然后放松10秒,繼續(xù)往下踩,同樣在不能踩時保持5秒。每隔2小時重復20次。

  3. 下肢按摩

  方法:自患側足背開始向心性按摩,即先足底,再小腿,最后大腿的順序。每2小時按摩1次,每次按摩10分鐘。

  4. 健側下肢活動練習

  一般情況下,術后第2天,如果患者一般情況好,就可以進行關節(jié)的活動練習。健側肢體的活動包括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的活動。

  方法:平躺或半坐在病床上,依次練習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

  5. 患肢運動肌肉力量練習

  ⑴股四頭肌練習:具體方法:平躺在床上,繃緊大腿肌肉,膝關節(jié)保持伸直,并用力將膝關節(jié)向床的方向壓。感覺已經用自己最大力時,保持這個姿勢5-10秒鐘,然后放松5秒,重復10次,盡量每個小時能做5-10次。

 ?、仆渭″憻挿椒ǎ壕唧w方法:夾緊臀部,把兩邊臀部收縮在一起,堅持5秒,再放松5秒,每小時5-10次。

 ?、请枘c肌訓練:具體方法:保持膝關節(jié)伸直,患者踝關節(jié)先遮屈,足跟向后拉,然后讓踝關節(jié)呈背屈位,再將足跟向前推。

  術后第4-7天康復鍛煉

  1. CPM(關節(jié)連續(xù)被動運動儀)練習:CPM練習時應該盡量放松,不要緊繃腿部肌肉以免受傷。

  2. 被動活動髖關節(jié)

 ?、爬每噹Щ蛭词中g一側腿的力量被動活動髖關節(jié)??噹чL約2米,繃帶一端套在足底,另一端握在雙手,利用雙手的力量,將下肢抬離床面,注意剛開始的時候抬離床面的距離不應過大。如果沒有繃帶,也可以將健側踝關節(jié)托住患側踝關節(jié),然后用力往上抬,抬到最高處時保持5-10秒鐘。

  ⑵如果身體還很虛弱,沒有力氣完成用繃帶或健腿被動活動患側髖關節(jié)的話,也沒有關系,可以嘗試下面的方法:將毛巾被疊成小圓圈,墊在患側膝關節(jié)下,是髖、膝關節(jié)處于屈曲狀態(tài)(度數(shù)要求同上),保持30分鐘。每天重復3次。

  3. 膝關節(jié)訓練

  患側膝下墊枕,以膝部為支點,讓患側膝部向下用力壓,小腿往上舉,抬離床面做伸膝動作,并在空中保持10秒,然后緩慢放下,重復10-20次。

  4. 抬臀練習

  術后第4天開始,通過雙肘支撐,在家屬幫助下或雙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環(huán)挺起上半身,同時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15秒,重復5-10次。

  5. 臥位到坐位訓練

  臥位-坐位轉移訓練:患者平臥在床上,患肢呈外展位。讓患者屈曲健側下肢,伸直患肢,用雙手支撐半坐起。利用雙手及健側支撐力,將臀部向患側移動,然后再移動患側下肢及上身。重復以上動作,使患者移動至患側床邊。治療師站在患側床邊,一手托住患者患肢,一手抱住患者肩部,囑患者雙手及鍵肢同時用力撐床,以臀部為旋轉軸坐起。注意髖部屈曲不能超過90?。

  6. 無痛范圍內加強患側髖關節(jié)周圍肌群力量性練習

 ?、殴蓛仁占∮柧殻夯颊哐雠P在床上,雙手自然放置于軀體兩側。治療師(或家屬或護士)站在患側,并將手放在患者大腿的內側,予以向外的力量,同時讓患者用力抵抗保持5秒。注意練習時避免患肢超過人體中線。

 ?、乒赏庹辜∮柧殻夯颊哐雠P位,治療師將手放在患肢股外側,并予以向內的力量,要求患者用力抵抗,保持5秒。

  7. 懸腿練習

  由他人幫助將患者身體向手術一側外移至床邊,讓小腿自然垂掛于床邊,使膝關節(jié)屈曲逐漸達到90°。移動中避免髖關節(jié)旋轉。

  8. 坐位水平轉移訓練

  向患側移動時,應先移動患肢,使其呈外展位,再利用雙手支撐床,移動臀部和患肢。

  向健側移動時,應先用雙手支撐床,移動臀部和健肢,再移動患肢。

  9. 坐位-站位轉移

  患者端坐床旁,雙足著地,健肢在前,患肢在后,雙手握住助行器,利用健肢和雙手的支撐力挺髖站起。有條件時,利用直立床幫助患者臥位-站位的轉換。站立時健腿完全負重,患腿可不負重著地。

  術后第2周康復鍛煉

  術后第2周的重點是加強患者側下肢不負重情況下的主動運動,改善關節(jié)活動范圍,進一步提高肌力,增加床上自主活動能力。

  1. 屈髖練習

  在無痛范圍內進行主動的患側髖膝屈伸能力鍛煉,屈髖度數(shù)為45°-60°(外側路切口)或小于30°(后入路切口)。

  2. 在無痛范圍內加強患髖周圍肌群力量性訓練

  ⑴股四頭肌訓練方法有:①助力下直腿抬高:在床上方裝一固定滑輪,用吊帶的一頭托住踝部,另一頭患者自己抓住,通過手的助力幫助完成直腿抬高。直腿抬高度數(shù)為30°,每個動作保持10秒,重復20-30次,并逐漸減少手的助力,向主動直腿抬高過渡。 ②主動進行直腿抬高練習,方法同前。

 ?、企y外展肌訓練:讓患者足伸直,患肢由中立位向外側伸展,再回到身體的中立位。注意患肢應一直保持足伸直,膝關節(jié)和足趾向外。

  3. 繼續(xù)加強床邊體位轉換訓練

  即臥位-坐位轉移訓練、坐位水平移動訓練、坐-站轉換訓練。方法同術后前幾天。注意在轉換過程中避免身體向兩側移動。

  4. 健腿站立練習

  克服體位性低血壓后,在床邊(或平衡杠內)練習健腿支撐站立平衡,保持健腿能單獨支撐站立5-10分鐘,此時患腿不負重著地。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