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肝炎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飲食宜清淡,必要時靜脈輸液,以保證液體和熱量的攝入。禁止使用對肝功能有損害的藥物,如抗結核病藥物中的異煙肼、利福平,對氨基水楊酸鈉,精神病用藥中的氯丙嗪、安定,抗菌藥物中的四環(huán)素、磺胺等。不能飲含有酒精的飲料,更不能隨意飲酒。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1、B6、B12、C、K等,維生素C能促進肝細胞修復,改善肝功能。
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否需要終止妊娠,意見尚不統(tǒng)一。有人認為進行終止妊娠手術會加重肝臟負擔,使病情惡化。有人認為妊娠12周以前,應在積極治療肝炎的同時,實行人工流產(chǎn)術為宜。中、晚期妊娠合并肝炎患者,手術引產(chǎn)危害較大,一般不宜終止妊娠。
分娩期及產(chǎn)褥期重點留心出血與感染,病人必須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分娩,盡量爭取陰道分娩,不要錯誤認為剖腹產(chǎn)更為安全。產(chǎn)褥期尤應加強個人衛(wèi)生,如保持陰部清潔,勤換衣褲,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一定要做到飯后漱口,睡前刷牙以保持口咽部清潔。飲食要比一般的孕婦更注意,不吃不新鮮的食物。
嬰兒出生后,應立即隔離護理4周,即產(chǎn)婦不能接觸自己的孩子。因產(chǎn)婦母乳內(nèi)多半含有肝炎病毒,所以是不能哺乳的。產(chǎn)后回奶,不宜服用雌激素,以免損害肝臟功能。
若孕前已知患肝炎,應避孕,待病愈后至少半年方能懷孕。
切斷母嬰傳播
母親如果是乙肝病人,或者僅是乙肝病毒的攜帶者,她血中的乙肝病毒成分便有可能傳播給嬰兒。這種傳播主要在分娩過程中發(fā)生,而極少為子宮內(nèi)感染。如何切斷母嬰傳播呢?最有效確切的辦法是推廣乙肝疫苗接種。具體的做法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孕婦所分娩的嬰兒,在出生當時即給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一支(200國際單位),兩周后再注射乙肝疫苗,此后1個月和6個月再分別注射一次同樣的劑量。如果無乙肝免疫球蛋白,則在嬰兒出生后24小時注射乙肝疫苗,然后分別在1個月和6個月后再注射一次。重視乙肝疫苗的預防接種是唯一能使孩子免遭乙肝之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