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福康養(yǎng)生 > 查疾病 > 小兒心肌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兒心肌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發(fā)病原因心肌炎

  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常見的為腺病毒(特別是血清型2及5)和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A及B組、??刹《尽⒓顾杌屹|(zhì)炎病毒),其中以柯薩奇病毒B組(CVB)最為常見。其他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包括: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及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包涵體病毒、風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登革熱病毒、黃熱病病毒、狂犬病病毒、呼吸道腸道病毒等。

  近年來應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shù)檢測病毒基因序列,提高了心肌炎的病因診斷。曾報道疑為病毒性心肌炎58例,患兒年齡2天~13歲,用PCR方法檢測患者血液中人類小RNA病毒,陽性率為48%,其中4例進行斑點雜交,確定為柯薩奇B3病毒。以往由于病因診斷不明,所謂特發(fā)性心肌炎或間質(zhì)性心肌炎,其中部分病例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

  (二)發(fā)病機制

  1.發(fā)病機制

  心肌炎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加拿大學者Liu及Mason等根據(jù)近年的研究成果將心肌炎的發(fā)病過程分為3個階段,即病毒感染階段、自身免疫階段及擴張性心肌病階段。

  近年的研究表明,哺乳動物存在柯薩奇病毒及腺病毒共同受體(CAR),CAR可易化這些病毒與細胞接觸后進入細胞內(nèi)部,因而是病毒感染的關(guān)鍵步驟。補體彎曲蛋白衰減加速因子(DAF)及整聯(lián)蛋白αVβ3及αVβ5有協(xié)助CAR的作用。病毒感染后免疫反應產(chǎn)生。一旦免疫系統(tǒng)激活,則進入自身免疫階段。在這一階段,T細胞因分子的類似性將宿主細胞作為目標攻擊,一些細胞因子及交叉反應自身抗體均能加速這一過程。T細胞的激活與病毒肽段有關(guān),相關(guān)細胞因子有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1及白細胞介素-6等。在擴張性心肌病階段,心肌發(fā)生重塑。Badorff 及 Knowlton等研究顯示柯薩奇病毒蛋白酶與心肌重塑有關(guān)。其他相關(guān)因子包括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明膠酶、膠原酶及彈性蛋白酶。這些酶的抑制劑的應用可明顯減輕擴張性心肌病的程度。此外,病毒還可直接引起心肌細胞凋亡。

  2.病理變化

  心臟顯示不同程度的擴大。外觀上心肌非常松軟。在顯微鏡下可見心肌纖維之間和血管周圍的結(jié)締組織中有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浸潤。心肌纖維有不同程度的變性,橫紋消失,肌漿凝固和(或)溶解,呈小灶性、斑點狀或大片壞死。心肌溶解,胞核和胞漿都可消失,殘留細胞膜。心臟病變分布常以左室及室間隔最重,其次為右室,左、右心房最輕。病毒性心肌炎多伴有漿液纖維素性心包炎,滲液量較小。有的并有心內(nèi)膜炎。在慢性病例,除心肌纖維變性外,可見成纖維細胞增生及瘢痕形成,心內(nèi)膜彈力纖維增生及心室附壁血栓形成,附壁血栓脫落時可引起腦、腎、肺等梗死。電鏡檢查可見心肌細胞破碎,肌絲喪失,肌纖蛋白結(jié)構(gòu)破壞,線粒體退行性變和鈣化。從死亡病例的心包、心肌或心內(nèi)膜中可分離出病毒,也可應用PCR方法在心肌、心包或心內(nèi)膜中找到特異病毒核酸。電鏡檢查可見病毒顆粒。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