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強調“治未病”,有兩方面含義:一是強調養(yǎng)生,預防疾病發(fā)生;二是得病后早診斷、早治療。因此,首先要全民普及糖尿病預防知識,其次應促進糖尿病前期――糖耐量低減人群向正常糖耐量轉化,阻斷2型糖尿病的蔓延。
除了調節(jié)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對于糖耐量低減患者可以配合適當?shù)闹兴幹委煟瓌t是因人制宜。比如胖人多屬于痰濕體質,可服用健脾除痰祛濕的中成藥,如早晨服6克人參健脾丸,晚上服用6克二陳丸。若大便秘結,可用番瀉葉10克代茶飲。血脂較高者,可用生荷葉、生蒲黃、生山楂各10克,草決明30克,土大黃10克煎水服用。
中醫(yī)認為,糖尿病的病本在腎,因此可以服用相應的補腎藥物來阻止疾病的發(fā)生。腎陰虛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早晚各6克。腎陽虛者,可服用金匱腎氣丸,早晚各6克。對于無任何臨床癥狀的糖耐量低減者,可選用一些藥理研究證實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藥,如桑白皮、玉米須、苦瓜、黃連、葛根、知母等藥。
另外,人參含有人參皂甙、人參多糖、氨基酸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能調節(jié)糖代謝。在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第63屆年會上,有西方學者根據(jù)試驗結果指出,人參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試驗表明,飯前服用人參可以降低血糖,并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和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