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畸形是腦血管先天性、非腫瘤性發(fā)育異常。是指腦血管發(fā)育障礙而引起的腦局部血管數(shù)量和結構異常,并對正常腦血流產生影響。其破裂出血主要表現(xiàn)為腦內出血或血腫。其多見于年輕人,得到確診年齡平均20-40歲。
小兒腦血管畸形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一)治療
對腦血管畸形的治療,首先是防止出血,控制癲癇和改善神經功能。對于已有出血者,則應針對降低出血死亡率和再出血,使因出血所致的腦組織損害得到最良好的恢復。治療方面可分為非手術和手術兩種方法。
1.非手術療法 對腦部深在的血管畸形、病情危重者、手術困難或一時不能立即手術者,可進行積極內科治療。特別是蛛網膜下腔出血者,應絕對臥床休息至少4周。對精神煩躁患兒應選用適量鎮(zhèn)靜藥。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以控制腦水腫。癲癇發(fā)作常為出血前相當長時間的一種主要臨床征象,也可伴發(fā)于出血時或其后,即使經手術治療,仍有不少病兒發(fā)生癲癇,故必須堅持有效的抗癲癇治療,以防止繼發(fā)性腦損害。
2.手術療法 近年來隨著麻醉方法、手術技術和器械的發(fā)展,手術死亡率和致殘率大為降低,手術范圍也有所擴大。目前多主張有出血史,或病變小、手術易達到者,應手術切除。嬰兒腦動靜脈畸形伴有腦積水者,可能需做腦室分流術。
(二)預后
對于有腦動靜脈畸形的患者,盡管首次出血后的前5年內,再出血的危險性可能較大,但是發(fā)生顱內出血的危險性估計每年為3%病人。由于現(xiàn)代外科手術技術的進展,手術治療的死亡率已顯著減少。近年有人報道既往有腦出血者手術治療死亡率為1.8%。既往無腦出血者,則手術治療無死亡。兒童患者包括手術療法及非手術療法總的死亡率為11%~21%。對于Calen靜脈動脈瘤患兒,如能存活3~4年之久則少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