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方法:
1、偏頭痛
屬血管性頭痛,常見于中青年和兒童。頭痛位于一側顳額眶部,呈搏動性跳痛,常伴惡心及嘔吐。為發(fā)作性頭痛,頭痛前可先有視覺障礙如視物模糊,視野中有盲點或偏盲等先兆,也可無任何先兆即開始偏側頭痛。一般歷時數小時或數天而緩解,極少數患者呈偏頭痛持續(xù)狀態(tài)。少數患者偏頭痛可能和緊張型頭痛同時存在,以致兩者難以區(qū)分。
2、叢集性頭痛
此種頭痛可能屬血管性并和下丘腦功能障礙有關。頭痛位于一側眶顳額部,重者波及全頭部。頭痛發(fā)作呈密集性,劇烈且無先兆。頭痛發(fā)作迅速并可突然停止。發(fā)作時伴以結膜充血,流淚,流涕及多汗,少數出現上瞼下垂。每天發(fā)作數次,并可在睡眠中發(fā)作,每次發(fā)作歷時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并可連續(xù)數天至數周,但緩解期可長達數月至數年之久。經對患者詳細詢問病史和發(fā)作觀察,不難與緊張型頭痛鑒別。
3、三叉神經痛
系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qū)的發(fā)作性短暫劇痛。每次疼痛僅數秒鐘,每天發(fā)作數次至數十次。疼痛如刀割,燒灼或針刺樣,常因洗臉、刷牙、說話、咀嚼而誘發(fā)?;颊叱?芍赋稣T發(fā)疼痛的位置,稱為扳機點。本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以三叉神經第2,3支受累較多。若單純第1支受累尤應注意和 ETTH相鑒別。
4、顱內占位性疾病引起的頭痛
此類疾病包括顱內腫瘤,顱內轉移癌,腦膿腫及腦寄生蟲病等癥。此類頭痛系由于顱內壓增高所致,隨病程進展常伴有噴射性嘔吐和眼底水腫,但早期可被誤診為緊張型頭痛。對病程較短的頭痛患者,除注意眼底改變外,仔細的神經系統檢查極為重要。如發(fā)現病理反射等體征出現,常提示并非緊張型頭痛而應及時采用腦CT或MRI等檢查以助鑒別。
5、顱內慢性感染引起的頭痛
此類疾病包括結核性腦膜炎,真菌性腦膜炎,豬囊尾蚴病(囊蟲病)性腦膜炎及梅毒性腦膜炎等癥。這些腦膜炎均以頭痛為早期癥狀,一般皆伴有發(fā)熱,但部分不典型患者,初期只有低熱,而且腦膜刺激征陰性,頗易誤診為緊張型頭痛。故在詢問病史時,只要近期有過感冒史或查體發(fā)現有可疑的病理反射,即應及時考慮腰椎穿刺,詳細檢測腦脊液的壓力、細胞學、生化、色氨酸及墨汁染色等常規(guī)化驗。必要時應同時檢測血液和腦脊液中抗結核抗體、豬囊尾蚴病(囊蟲病)免疫試驗及梅毒試驗等以助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