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癥初期的癥狀不明顯,很多人都不熟悉。因此患者們在治療前一定要診斷清楚自身的白細胞減少癥狀是屬于哪型的病癥。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白細胞減少癥的診斷檢查方法。
1、血象
白細胞減少癥時白細胞總數(shù)常在2.0 ×109~4.0 ×109/L之間,伴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而粒細胞缺乏時白細胞多在2.0 ×109/L以下,粒細胞明顯減少,甚至1%~2%或完全消失。粒細胞漿內(nèi)可出現(xiàn)中毒顆粒、空泡、核染色不佳等中毒表現(xiàn)。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可輕度增加。在恢復(fù)期,外周血中可出現(xiàn)幼稚粒細胞,呈類白血病反應(yīng)。血小板(血小板【譯】: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狀不規(guī)則,比紅細胞和白細胞小得多,無細胞核。)及紅細胞無明顯改變。
2、骨髓象
屬白細胞減少癥者,骨髓多無明顯改變。粒細胞缺乏者,紅細胞及血小板多無明顯變化,粒細胞系可呈:
?、俪墒焓茏?,原粒及早幼粒明顯增多,其余各階段均減少。
?、诹<毎得黠@減少,甚至見不到。粒細胞可有中毒現(xiàn)象。淋巴細胞、漿細胞、網(wǎng)狀細胞可增多,恢復(fù)期原始及早幼粒細胞可增多,類似白血病的骨髓象,應(yīng)注意鑒別。
3、粒細胞邊緣池的檢查
方法有幾種,如用同位素DF32P標(biāo)記自身中性粒細胞進行檢查,結(jié)果確切。
4、粒細胞儲備的檢查
方法是通過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釋放粒細胞的制品,如內(nèi)毒素、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等。
5、白細胞凝集試驗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數(shù)
是檢測是否有粒細胞破壞過多的方法,但有假陽性出現(xiàn)。
6、特殊檢查
1、溶菌酶:測定血清和骨髓中的溶菌酶,可了解粒細胞的生成情況。
2、維生素B12結(jié)合蛋白Ⅰ:此法結(jié)果可對骨髓功能做出評價。
3、3H-嘧啶標(biāo)記和DNA測定:以此了解骨髓內(nèi)增殖池情況和幼粒細胞的增殖狀態(tài)。
4、分裂指數(shù):以測定細胞增殖情況。
溫馨提示:白細胞減少癥患者還宜選食羊肚、羊奶、烏骨雞、海參、牛肚、阿膠、雞肉、雞蛋、鴿肉、鴿蛋、白鱔、甲魚、太子參、山藥、冬蟲夏草、銀耳、燕窩、猴頭菇、枸杞子、黃精、胡桃肉、花生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