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疾病對于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很多患者長期被拇外翻疾病所困擾,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拇外翻患者會伴隨趾關節(jié)變形、疼痛等典型癥狀出現,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拇外翻的典型癥狀表現。
拇外翻是一種常見的拇指外傾,第一趾骨內收的前足畸形。長期站立工作、步行過多或經常穿過于緊小的尖頭鞋子等均可能引起拇外翻(拇趾外翻【譯】:是指拇趾向外傾斜大于生理角度15度的一種畸形癥狀,其主要病因是位于大拇趾底部的關節(jié)脫位,引起大拇趾往外側彎,造成拇趾骨頭向外突出。)的發(fā)生。極大多數的拇外翻是平足的并發(fā)癥,單純的拇外翻很少出現,拇外翻畸形較為普遍,但大部分是沒有出現癥狀的,只有少數患者有疼痛感以及功能障礙。
拇趾的跖趾關節(jié)軟骨勞損、萎縮及滑囊受擠壓等因素是產生癥狀的直接原因。其主要癥狀是行走的時候疼痛,疼痛多在拇趾關節(jié)處。檢查時可見拇趾外翻,第一跖骨內收畸形,第二趾呈錘狀趾,局部腫脹,壓痛。并發(fā)拇囊炎時,患處會有紅腫灼熱感。拇趾外翻可能長期存在,不不會引起不適,而且疼痛的程度與畸形的輕重常常不一致。很多嚴重的拇外翻著,拇趾已經架疊于第二第三趾之上,或壓于第二趾之下,可以無癥狀,說明是長期適應的結果。只有部分患者拇趾關節(jié)部軟骨及囊損引起疼痛。
正常人每只腳有5個足趾,朝向前方。當第1拓骨內翻,拇趾斜向外側,稱拇外翻,俗稱大腳骨。第2趾常被擠向背側。趾間關節(jié)屈曲,形成錘狀趾。
在不適當的負重情況下,如站立過久、步行過多,經常穿高跟或尖頭皮鞋等??梢鹱愎?縱弓和橫弓)的塌陷,久而久之則產生平足癥(俗稱平腳底)。多數拇外翻往往是平足癥(足I變淺甚至消失)的并發(fā)癥.單純拇外翻比較少見。因前足過度變寬,容易產生壓迫性拇囊炎和前足部疼痛等。而平足癥的原因又有很多,除前述因素外.還有足骨、韌帶和肌肉先天性發(fā)育異常.外傷、小兒麻痹癥、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
對拇外翻的治療主要在于預防平足癥。在醫(yī)療實踐中,我們常遇到不少拇外翻病人有穿高跟鞋、短小鞋或尖頭鞋的習慣。雖然不能將拇外翻完全歸罪于這些穿鞋習慣.但它們之間確實有一定關系。因此,在選擇皮鞋的時候,應該根據自己的腳型,選擇寬松舒適的式樣,特別是小孩.腳在不斷地發(fā)育、長大,更不要穿窄小的鞋子。另外.應該避免足部過度負重的情況。
拇指外翻的典型癥狀
1、拇外翻即拇趾向外側傾斜。約有一半病人有遺傳史,家族中發(fā)病率較高,但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年青時穿高跟鞋或穿鞋過小,過瘦造成的。該病的癥狀會導致第一跖骨內翻,足掌前部增寬。足的負重點發(fā)生改變,足部常感疲勞。
2、該病的癥狀表現為拇趾向外偏移,擠壓第二趾,使第二趾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形成槌狀趾。第二趾上方皮膚由于穿鞋的摩擦增厚,或形成潰瘍,患者的拇趾根部內側突出,皮膚增厚、壓痛。
3、晚期的癥狀為第一跖趾關節(jié)出現骨性關節(jié)炎,活動受限,疼痛加重,行走受到影響。X線片顯示拇趾向外偏斜,第一、二跖骨間距增大。第一跖骨頭內側形成骨贅。晚期拇外翻患者的第一跖趾關節(jié)間隙變窄,關節(jié)周圍骨質有增生。
溫馨提示
拇外翻患者要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鍛煉、盡量避免長期臥床休息。同時需要進高鈣食品,以保證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拇外翻患者需要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補充鈣劑。
【參考文獻:《臨床骨科急診學》、《臨床骨科創(chuàng)傷疾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