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營養(yǎng)不良的病因有哪些 肌營養(yǎng)不良是一種慢性疾病,引起肌營養(yǎng)不良癥的病因比較復(fù)雜主要與患者的肝腎虧損、脾氣虛弱等有關(guān)。專家以下為大家介紹肌營養(yǎng)不良的病因有哪些:
1、肝腎陰虧
主證:肌肉瘦削,肢痿無力,步覆踉蹌,站立困難,筋惕肉,小腿肌肉假性肥大。甚至語言蹇澀,肢體攣縮癱痰,伴腰膝痰軟,眩暈耳鳴,舌紅少苔,脈沉數(shù)。
分析:腎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肝腎精虧,筋失所養(yǎng),骨軟髓少,故見肌肉瘦削,四肢廢萎不用,癱瘓等。精血不足,虛風(fēng)內(nèi)動,故見筋惕肉,肢體攣縮。而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等,皆為肝腎陰精不足之象。
2、脾胃虛弱
主證:四肢瘦削,以臀部為明顯,上肢乏力,難以抬舉,下肢行如鴨步,伴面色蔞黃,神疲倦怠,聲低氣怯,心悸氣短,舌淡胖嫩,苔薄白,脈細(xì)弱。
分析:本證由脾胃氣弱,四肢肌肉失養(yǎng)所致。脾為后天之本,脾胃氣弱,生化乏源,四肢肌肉無所稟受,故見四肢瘦削,肌肉萎縮無力。氣虛血虧,故見聲低氣怯,心悸氣短等癥。
3、濕熱內(nèi)侵
主證:肌肉萎縮,肢體困乏,行走不穩(wěn),神疲倦怠,痰多脘悶,食少便溏,小便黃少,舌胖大,有齒痕,苔黃膩,脈濡數(shù)。
分析:本證屬虛中夾實(shí),由脾胃不足,濕熱侵襲所致。脾氣弱則肌肉虛,故見肌肉瘦削,行走不穩(wěn)。濕熱盛,則見肢體困重乏力。痰多脘悶,食少便溏等皆為脾虛濕盛之象。
在此,我們溫馨提示大家:得了病一定要盡早治療,更重要的是要選對醫(yī)生,選對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