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指說話時以言語中斷、重復、不流暢為主要癥狀的語言障礙,在兒童中比較常見,一般都是在5歲前形成,也最容易在幼兒期糾正,如果不及時矯正,則可能伴隨終身。所以家長們要早診斷早治療。
一、如何診斷小兒口吃
1、遺傳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都是口吃的,孩子有60%可能出現(xiàn)口吃。在孩子語言學習敏感期,會有意無意地模仿周圍口吃的人。
2、疾病
寶貝在患了百日咳、流感、麻疹、猩紅熱、或大腦外傷以后,大腦功能受損,容易產(chǎn)生口吃,時間久了便可形成習慣。
3、精神
寶貝在受到驚嚇、嚴厲的訓斥、懲罰以及突然而強烈的精神打擊,或環(huán)境變幻,如:上幼兒園,與陌生人相處時就容易產(chǎn)生緊張和膽怯情緒,說話就會結(jié)巴,如此時家長用指責批評或模仿譏笑就會加重寶貝的緊張情緒,說話時就會結(jié)結(jié)巴巴,時間一久也會形成口吃。
4、生理
人的左手由右腦控制,右手由左腦控制。當左撇子被迫改為使用右手時,大腦兩半球?qū)φZ言的管制會出現(xiàn)矛盾與混亂,使語言中樞受到干擾而出現(xiàn)口吃。
二、給父母的建議
1、在寶貝剛開始學話時,格外重視寶貝的語言環(huán)境,不要讓有口吃習慣的人陪伴和照管寶貝,否則寶貝極易模仿。
2、 和寶貝交流時,要順其自然,寶貝有一時說不清楚或說不上來的話,不要著急,給寶貝一個微笑,一個吻,一個安慰或提醒,就是別指責他,批評他,為他營造一個輕松的語言氛圍。
3、 多和寶貝進行親子共享閱讀,一方面可以給寶貝正確的語言示范,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寶貝參與進來,發(fā)展語言能力,提高表達能力。
4.、在寶貝說話時,用游戲或其他的方式分散寶貝的注意力,不要讓她把思想集中在口吃這個問題上。
5、 通過一些寶貝感興趣的事情引導寶貝參與到與更多人的交流中來。
溫馨提示
如果有一些方法可以使你從恐懼的想法中轉(zhuǎn)移注意力,那么你就不會想到你的口吃,可能你說話的時候也就沒有問題了。如果你能夠忘記你是一個口吃者,你可能根本就不會口吃了,但是我們不知道怎樣才能培養(yǎng)你形成這樣一種“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