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叼B(yǎng)生 > 查疾病 > 顱內和椎管內動靜脈畸形

顱內和椎管內動靜脈畸形

  神經系統(tǒng)動靜脈畸形(AVM)是兒童期自發(fā)性顱內和椎管內出血的最常見原因,屬先天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發(fā)病率報道的各家統(tǒng)計有所不同,大概是千分之一到四十。手術是治療顱內和血管內最主要的方法,主要有兩種情況:1.被迫急診手術治療。相當一部分患有AVM小朋友突然發(fā)生顱內大塊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或出血在頸部椎管內較多量出血或胸腰椎出血引起雙下肢截癱,經CT或MR證實后即行手術清除血腫以挽救生命或避免癱瘓。這些小朋友術前是來不及行血管造影(DSA)檢查的。2.擇期手術治療。手術切除是治療AVM最徹底的方法,不僅能防止再次出血,阻止畸形血管團盜血,改善腦和脊髓血供,還能控制癲癇發(fā)作。結合術前DSA檢查,我科采用現代顯微手術技術,切除手術效果令人滿意,近5年來無一例重殘或死亡病例。

  小朋友顱內和椎管內動靜脈畸形切除術后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術后患兒應鎮(zhèn)靜,置于安靜、條件好的病房中,需要有吸氧監(jiān)護和血壓監(jiān)測,控制血壓,防止血壓過高引起出血。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巡視,以便及時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

  2.患兒術后應有家屬的陪護,這一點對兒童尤其重要?;純焊改赣H是醫(yī)務工作者診療過程中最好的助手。家長的陪護對于患兒術后情緒的穩(wěn)定尤其重要,且常常是醫(yī)生和護士無法代替的。最好是“當寶寶從麻醉的清醒后睜開眼睛的第一刻,就能看到媽媽微笑的臉龐”。當然,家長必須是經過醫(yī)護人員事先培訓的,應穿隔離服。

  3.顱腦手術術后頭部高15-30°臥位,而椎管內手術的小朋友則要求軸線翻身。

  小朋友顱內和椎管內動靜脈畸形切除術后,出院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患兒出院后仍要保持足夠的休息,避免長時間的上網或看電視,避免激動情緒。輕松的環(huán)境,柔和的音樂和散步是有益的。拆線后3-5天后即可在家長陪護下淋浴。

  2.對于有神經功能缺失的患兒應堅持肢體康復訓練,結合高壓氧治療效果更佳。

  3.避免外傷是重要的,特別是術后三月之內。對于發(fā)病后有抽搐史的病人,特別是額葉,顳葉病變的患兒可能要服用一段時間的抗癲癇藥物;而基底節(jié)、小腦、椎管內的AVM則常常不是必須的。

  4.注意隨訪。有明顯的頭痛、頭昏,嗜睡,抽搐,肢體活動障礙,或神經功能障礙改善后又反復的患兒應及時復診,以便醫(yī)生及早發(fā)現原因,及早處理。

  5.無論小朋友的畸形血管是否在清血腫的同時被切除,他們術后三月仍然需要行DSA檢查明確是否有AVM殘余,以便早期處理(再手術,伽馬刀,介入治療等)。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