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福康養(yǎng)生 > 查疾病 > 確診血管炎的檢查有哪些

確診血管炎的檢查有哪些

  許多全身性疾病可引起血管炎,其特征是血管的炎癥和壞死。血管阻塞能引起缺血,繼而引起潰瘍、梗塞和腸出血。雖然皮質激素和環(huán)磷酰胺能改善病人的存活率,但同時又有引起血小板減少、粘膜潰瘍而增加胃腸道出血的危險。因此更要及時確診,做好針對想治療,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診斷此病需要做哪些檢查。

  1、血生化檢查:

  皮膚型變應性血管炎一般無明顯變化系統(tǒng)型變應性血管炎可有貧血血小板暫時性降低白細胞增多有1/3的病人嗜酸性白細胞增多一般在0.04~0.08少數(shù)達0.56尿中有蛋白及紅細胞并偶見顆粒管型重者BUN可升高半數(shù)以上患者可有血沉增快總補體及補體C3C4可降低IgGIgA含量增加IgM降低其變化與病情相符患者肝功能可有不正常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呈陽性以下化驗對本病也有意義如抗核抗體梅毒血清試驗抗鏈“O”類風濕因子冷球蛋白及HBsAg等也應注意潛在感染及腫瘤并同時注意對結締組織病的觀察

  2、組織病理學檢查

  其改變主要依據(jù)病變輕重,病程長短及當時取材情況。一般情況下真皮毛細血管及小血管周圍有炎性細胞浸潤,有較多的嗜中性白細胞浸潤和中性白細胞解體形成的很多散在核碎裂,叫核塵,同時有組織細胞及嗜伊紅細胞浸潤,血管周圍有強嗜伊紅染色的纖維蛋白束的沉積。在切片中,由于纖維蛋白的沉積與明顯的水腫結合,使血管周圍的膠原呈模糊不清的外觀,稱為纖維蛋白樣變性。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如嚴重可導致血管腔阻塞。炎性細胞同時還侵犯血管壁,血管壁主要被中性白細胞侵犯,使血管壁不清,同時還可以有嗜伊紅白細胞,少量單一核細胞。管壁纖維蛋白束沉積及血管壞死。較多的紅細胞外滲是常見的。

  3、電鏡檢查:

  可發(fā)現(xiàn)侵犯毛細血管后靜脈尤其侵犯8~30μm大小血管早期為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內皮細胞間出現(xiàn)裂隙和吞噬細胞活躍現(xiàn)象基底膜增厚中性白細胞開始在血管的間質內重者血小板凝聚于管腔內并在內皮細胞間穿過

  4、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查:

  可發(fā)現(xiàn)血管基底膜有IgA抗體真皮及皮下組織有IgM和IgG抗體及補體C3沉積在其固定部位可發(fā)現(xiàn)組織成分破壞主要在纖維蛋白樣壞死區(qū)內發(fā)現(xiàn)。

  溫馨提示:患者可根據(jù)病情的具體情況進行相對應的常規(guī)護理,注意患者的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血管炎患者本身要避免勞累、撞傷、砸傷及凍傷等外傷的刺激,衣服要寬松,尤其是冬季注意保暖防寒。保持患處的清潔避免刺激損害皮膚。

  【參考文獻:《內科醫(yī)囑速查手冊(第2版)》《只有醫(yī)生知道的血管健康書》】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