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糞性穿孔
一般治療
一、治療
SP一旦發(fā)生須及早手術。對穿孔結腸的處置方法,根據腹腔污染程度,病人情況等主要有3種:
①病變段結腸切除加近段結腸造口術;
②穿孔段結腸外置造口;
③穿孔修補關閉加近段結腸造口。多數學者主張早期行穿孔段結腸外置造口術,因為術式簡單安全,尤其當病人情況不佳,手術時間受限時,穿孔部位過低外置造口困難時改行穿孔修補關閉加近段結腸造口。自80年代起,隨著對本病的認識加深,趨向首選病變腸段切除加近段結腸造口,其次為腸外置造口。Serpell和Guyton比較了幾種手術方式結果,發(fā)現無論是術后病死率還是并發(fā)癥結果,發(fā)現無論是術后病死率還是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以病變結腸切除加近段結腸造口術為最低。
Serpell認為結腸糞性潰瘍往往為多發(fā),有時炎癥和壞死病變累及一段腸管,加上近段結腸往往充滿糞塊并高度擴張,故相比之下病變段結腸切除加近段造口術能降低再次穿孔和腸瘺的發(fā)生率。此外,切除了高度擴張的結腸,對改善便秘亦有益。Guyton強調術中要仔細檢查所有的結腸其漿膜面是否完整,他發(fā)現結腸漿膜的裂傷處下面往往有糞性潰瘍存在,一經發(fā)現漿膜面有裂傷應將該段腸管切除。
二、預后
本病的預后差,術后早期多死于嚴重的感染性中毒性休克。
預后差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病人有多高齡并伴有其他內科疾病;
②穿孔一旦發(fā)生后病人全身情況迅速惡化;
③手術時病人均已有腹膜炎存在,病情重篤,改善本病預后的關鍵在于提高對該病的認識,做到早期診斷和手術。